第二百七十七章:特色实业兴国(第3/3页)

随便整个彩票出来,就能让整个大明都疯狂起来。

这个中的收益,简直是难以想象。

哪怕是搞个刮刮乐,也恐怖得很。

可是这些,对于民生毫无意义,反而会让很多人,一门心思扑在一夜暴富的心态上,弄得家破人亡。

“去准备吧,若是有什么问题,直接去锦衣卫找宋忠解决,快些把地方敲定好。”

“还有,在纺织这块,只招女工就行了,京师里的女子,能有的活计太少了,能够做一份长工,补贴家用当是足够了。”

“纺织厂的选址,尽量在外城内看看有什么好的地方,多数女子,可能还需随时能回家,这一点上,要考虑好。”

朱英吩咐道。

解放女性的劳动力,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如今大明女子婚后,当然不会像大户人家的闺女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每天也是有很多事情。

但是绝多数的女子,只能待在家里,或者帮人洗衣,赚取微薄的钱财。

更多的就在家里盼着丈夫的收入过日子。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有一份洗衣的工作,都已经是很不错了。

而且在纺织这块,女子也比较容易上手,针线活几乎所有的女子都会。

纺织,制衣,这些朱英都是要做的。

大明是几乎没有成品衣卖的,即便是店铺里,也都是样衣,看了款式喜欢,然后店家定制。

也就是说,如今的大明购置衣裳,全都是私人定制。

普通百姓家里,也都是买了布匹,然后回家自己动手制作。

像是朱元璋身上穿的,不管是衮服,朝服,还是常服,几乎都是马皇后自己动手缝制。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的衣服已经破旧了,却从没有换过。

顶多是缝缝补补。

不是没人可以做,只是因为马皇后不在了,不是马皇后制作的衣裳,朱元璋穿在身上,便就觉得不舒坦。

现在朱英就是准备制作成衣。

当然,要彻底打开成衣的市场,改变百姓们从小到大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

但朱英可不愁销量。

不管是治安司的成员,还是军中的将士们,这些订单足够让纺织厂的女工们,干上八辈子都做不完。

更别提朱英往后将会为自己旗下的所有工厂定制厂服,包括群英商会的店铺,制作特定款式的服饰。

统一的服饰,带来的效果是与众不同的,更加容易形成凝聚力。

朱英要做的,就是让整个大明百姓,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群英商会。

这就是朱英的,特色实业兴国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