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制定标准(第2/2页)

在国重内推行这一套等级划分标准只是苏娇杨初露獠牙,真正表现出她这个决定残酷之处的地方,是她随后发布的第二条通知——唯有六级研究员及以上的研究员担任课题长,且团队评定总分值超过八百六十分的团队,才有资格从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申请研究课题。

谁不知道苏娇杨带领的国重团队手里从来不缺项目做?

有几个研究员不想到国重来申请项目?

苏娇杨设下的这个门槛,不知道将多少蠢蠢欲动的研究员挡在了门外。

有不少研究员气得跳脚,批评指责苏娇杨说,“你这种做法就是物化研究员!科学研究是一项神圣的事情,你这是在亵渎神圣!”

苏娇杨毫不客气地怼了回去,“怎么就叫物化了?我这叫鼓励研究员多做成果!你拿不出成果来,谁知道你是在踏踏实实地搞研究还是在浑水摸鱼,滥竽充数?”

“一个跟着我们这边的团队做一年本科论文的学生都能在国际性的高品质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一些从事了十几年二十年研究的人怎么就写不出几篇文章来了?他们这些年都研究什么东西去了?”

“你买菜都得看一个成色好坏呢,挑选研究合作伙伴就不用看了?一个研究员的脸面是什么?是他完成的项目,拿得出手的成果,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

“我这套标准又没有说只认论文不认项目不认成果,没发表论文不要紧,看看这些年都做了些什么成果出来,再看看这些年都完成了哪些项目,这些都能加分,而且加的分都不比发表论文少。”

“一个研究员既不发表论文也不完成项目,手头还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果,那还要他干啥?他确定是在搞研究,不是在浑水摸鱼吗?”

苏娇杨这张嘴,虽然平时不怎么同人发难,但要是真的发难了,她的嘴皮子工夫并不比苏妈妈差,各种各样的道理一套一套又一套的,哪怕有些歪理邪说,也能被她给说的理直气壮。

那些手里头有项目有论文的人,谁会上蹿下跳的抨击苏娇杨?他们都忙着核算自己的分数,好对照着国重的那一套标准看自个儿有没有资格去国重申请课题呢!

这些上蹿下跳闹事的人,多数都是手头没什么成果,但熬了几年资历的人,要是同一般人吵,或许他们真能站得了上风,但同苏娇杨吵……这些人纯粹就是自取其辱。

事情最后的结果也确实是这样,他们不仅没有逼迫苏娇杨撤销了这条标准,反倒是被苏娇杨扣了好多顶帽子,诸如‘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等等,有几个气量小的研究员险些被苏娇杨被喷的厥过去。

————————————————

人与人之间都是存在攀比心理的。

国重整了这么一出热闹,全国各大高校各大研究所的人都凑热闹似得跟着国重这边提出的标准来算自己的等级,热闹程度不亚于后世所流行的那些‘测一测你在剧中是什么角色’的游戏,只不过这游戏名字换成了‘测一测你在国重那边能排成第几级的研究员’。

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

跳槽去国重的那些研究员的老同事们都惊呆了。

有人发现水平同自己差不多的一个研究员跳槽去国重之后,仅仅是一年半的时间,就发表了将近二十篇论文,还独立完成了两个项目,人家都已经评为四级研究员了,而自个儿还在九级上按部就班地蹲着。

“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都太太太太会**文了,这哪还用比?根本没必要比啊!论文数量都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有人气哼哼地说。

苏娇杨不知道的是,原先说着打死也不会离开江大材料系的方主任,此刻也跟了一阵风。

方主任他在办公室里拿着听来的标准开始认真核算自个儿的总得分。虽说他发表的论文数量少,但项目还是完成了不少的,如今一桩桩一件件的累加起来,只能勉强够得上五级研究员的边,再看看前面公布出来的那些四级研究员的信息,好多都是比他小一轮两轮的年轻人!

“这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员都这么年轻的么?简直和我们江大那边的研究员不是同一个物种!”江大材料系的方主任如此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