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4/4页)

陆时秋倒是信了,他之前听顾永伯说过,他娘以前就以替人接生为计。后来她还进京给奉元帝的妃子接生。

囡囡眼睛亮得惊人,“她居然连接生都会。”

太厉害了吧?

顾云翼见她信了,与有荣焉,“那当然了。”

时间一眨眼,到了九月中旬。

方永康终于如约而至。

正如陆时秋所料,他不是一个人来的,不仅有书童,随从,竟然还有个通房丫头。

陆时秋暗暗咂舌。却也没管他。

这么些人,空出来的两间房就不够他们住的。

陆时秋就让柳大郎的儿子柳金宝跑一趟牙行,叫了个牙纪过来。

“我也不知道你们来这么多人,只能另外租院子了。”

方永康也有些郝然,“爹娘,不放心我一个人出门在外。”

陆时秋了然,同时心里也难免把这事记在心上。以后自己要是收徒弟,不能只看天份,还得看对方家境,如果父母拖后腿,坚决不能要。

牙纪很快来了,介绍好几处院子。

都是这片的,随从似乎不放心,跟着牙纪一一前去看了。

一个时辰后,才终于把房子定下来。

地方不算远,但是四个人有必要租两进的院子吗?多浪费呀。

陆时秋在心里吐槽,面上却半点没露。左右这事跟他也没什么关系。人家喜欢把钱往水里扔,他能说什么。

方永康这一来,陆时秋再次调整课程。

一开始,大家只是觉得多了一个同窗,课该怎么上还怎么上。

谁成想,自打他来了。课程完全变了样儿。

每隔三日,陆时秋就让柳大叔带他们进行实践课。

什么是实践课呢?

真的是走到人民群众去。

一开始,到东市帮忙卖海鲜。美其名曰,融入百姓生活,这样写出来的诗才更有生活气息。

后来,到城门口帮衙役盘查过往行人。

再后来,到田间帮忙收割粮食。

甚至就连医馆都让他们跑一趟。

当然这不是白去的,写诗一首或是写一篇策论。

顾云翼和囡囡这两人倒是玩得很开心。

陆时冬和宏四从小长在海边,陆时秋怎么吩咐,他们就做什么。半点不含糊。

沈青墨,苏沫阳和方永康都是五谷不分,闹了不少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