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3/4页)

那几年他们全家人都要缩衣节食。要不是后来,他意外捕到一条从南方迷路游过来的八十斤黄唇鱼,刚好堵住高利贷的缺口,他们家恐怕都活不下来。

从那时起,他就对高利贷深恶痛绝。

是,一分利比高利贷低一半,但也不算便宜啊。

他本来就欠两万两银子,再贷款,他的日子还过不过?

陆时秋有些遗憾,随意浏览了几个方子。

其中一个方子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他微微有些惊讶,“蛤蜊居然还能人工养殖?”

1111拿出推销员的架势,【当然可以。方子一千两,亩产能达到一万两千斤。绝对物超所值。】

陆时秋默默算了一遍,给系统算一笔账,“亩产一万两千斤,一亩才挣六两银子。去除一半本钱,只剩下三两。也就是说我得干三百三十三年才能把方子钱捞回来。你真的觉得物超所值?”

1111觉得宿主傻了,没好气道,【你算的是一亩产出。如果你一次租五十顷滩涂,一年就是一万五千两。你们古代,很多滩涂都没有开发。实在太浪费了。】

陆时秋捏着下巴,一千两买方子,还要找长工,苗种费用,租滩涂费用等等,杂七杂八加起来,起码得要两千两银子。他攒点家底容易吗?一次就给掏空了。

这实在太冒险了。

接下来1111把这个方子说得天花乱坠,可陆时秋还是不能下定决心。

第二日,天晴气爽,万里无云,除了海边时不时吹过来一阵风,倒是极好的天气。

陆时春和陆时夏在饭桌上跟陆老头提起去打短工。

要不是两个孩子出事,陆时春帮陆时秋找孩子,回来后大病了一场,按照往常,他们这会已经打了一个月的工了。

不等陆老头回答,陆时秋先张了嘴,“大哥,我正想跟你商量件事。”

陆时春看着他,“什么事?”

陆时秋便把自己接下来的打算说了,又说自己管不了海货铺,让给大哥管。

陆老头对于他想要读书的想法是支持的。

他也听老大说起他们去官府,人家根本不理他们。还是顾家人出面才好使。

老三有这个想法,对他,对全家都是好事。家里必须支持。而且老三比老四聪明,要是老三真能下定决心,将来说不定他们家能出个举人。

到时候,就连县令都得给他们家面子。

不过海货铺给老大管,陆老头有些犯嘀咕。自己的儿子有几斤几两,他是一清二楚。老大性子温吞,做事细致,脑子却不灵活,不适合做生意。

陆时春同样不自信,管理海货铺?他想都不敢想,一脸胆怯,“三弟,我能成吗?”

他哪里做过生意。以前卖海货都是爹,娘和二弟去的。他嘴笨,连账都算不好,别回头把三弟的生意给搅黄了。

陆时秋其实也觉得二哥适合,但是谁让这次帮他最多的是大哥呢,他摆摆手,“没事。宏一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了。你跟着他一起学。”

陆时春脸色爆红。他跟着儿子学?他老脸往哪搁?

陆老头也不看好陆时春,“要不让老二去吧。你大哥确实不怎么会说好听话。接待客人就得大大方方的,你大哥从小就缺那根弦。”

陆时春抿了抿嘴,低下了头。

陆时夏刚刚很羡慕大哥能得这么个机会。但他也知道三弟只是想借这个机会感谢大哥,所以也没有争抢。

现在听到他爹要把这个机会让给自己,他眼睛一亮,挺了挺胸脯。

洪氏急了,拍了下陆时春的大腿,生怕陆时秋答应下来,“老三,你大哥肯定能行。你别看他嘴笨,可他长得老实巴交。一看就不是那种缺斤少两的人。”

陆时夏脸都绿了。大嫂的意思,他长得刁钻呗?

陆老头摆了摆手,“无论你大哥和二哥谁去,他们挣钱都要交公中的。不过你大哥连账都算不明白。去了也是添乱。还是老二去吧。”

陆时春握紧手中的筷子,很想说自己行。可是事实他就是不行。他脑子不如老二转得快,嘴皮也不如老二利索。老三待他这么好,他不能害老三。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陆时秋也只能叹气,“行,爹,听你的。”

他大哥毕竟不是宏一。随便说几句鼓励的话就能增加对方的自信心。他大哥性格已经养成,短时间改变不了,与其让他战战兢兢卖海货,还不如让大哥做他擅长的事情呢。

陆时夏冲陆时秋拱手,“老三,二哥谢谢你。”

陆时秋摆手,“我们是亲兄弟,谢啥谢。”

洪氏气得捶了一下陆时春的大腿。气得连饭都不吃了。

陆婆子有些埋怨老头子。既然老三想要提携老大,他就同意呗。何必非要让老二去干呢。

陆老头冲她使了个眼色。心想,你懂啥啊。要是老大把老三生意干黄了,老三还能读得下书吗?他不得重操旧业啊?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挣钱,而是让老三放心,把书给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