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3/3页)

而他们呢?啥东西都没有,还得买家自备麻袋。

摆了一整天,只卖了两桶。

也得亏蛤蜊能活两三天。要不然剩下的四桶还不得臭死。

进城卖蛤蜊远远不如出海打渔挣的多。

于二郎的失败很快传遍全村,再也没人冒险进城卖新鲜蛤蜊了。

这天下午,陆时秋背着竹篓去赶海。

盐场场主杨保财过来找他,“小秋啊,我有几个朋友想赶海,你嘴皮子利索,去教教他们。”

他们腌鱼用的渔盐都是从盐场买的。陆时秋不敢得罪杨保财,点头跟着他去了。

陆时秋一眼就看出来杨保财的朋友都是有钱人。

四个人当中还有个老太太,她大概四十来岁,眉眼带笑,看着你的时候,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从外表上,也就是个有钱人家的老太太。

但让陆时秋比较惊讶的是,她介绍自己的时候,不像村里人说我夫家姓什么什么,而是直截了当道,“你好,我叫林云舒。”

一听这名字就是正儿八经的闺名。这名字也大气,不像他们乡下姑娘叫什么花啊,丫啊,草啊的。

她落落大方的态度倒叫陆时秋意识到自己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鳖。

站在她旁边的汉子,长得浓眉大眼,很是粗矿,手里正拿着一把做工精美的宝刀,据说是她的三儿子。

“你就叫他顾三。”

那个红衣女子腰上别着一根鞭子,像是走江湖的女侠,是她的二儿媳。

“我叫凌凌”

另一个斯文俊秀,皮肤白皙细腻,看着就是读书人,是她的四儿子。

“你叫他顾四。”

顾三,顾四一看就是姓氏加排行,陆时秋猜到这四人身份不俗,想着如果能攀上这些人,就算不能入对方眼,哪怕跟人吃酒,吹牛也倍有面子。于是他耐心给四人讲解怎么用工具找海货。

四人听得很是认真。

按照他的方法,没一会儿,大家的木桶全都装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