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可以先当副校长(第2/3页)

陈棋到不是为自己考虑,他是肯定要当一辈子医生的。

但陈家四姐弟以后都会有下一代,他必须为下一代铺路。

到时哪怕下一代不争气,也可以学学香江船王许爱周成立一个家庭基金,让子孙每月领钱。

这样哪怕你子孙再是泡李嘉欣这种高段位绿茶,也可以保证家产不被败光,还能保证几代人衣食无忧。

虽然陈棋学的是西学,但他骨子里还是很传统的。

有钱了当然要传给子孙,裸捐?有毒吧?

你捐出去,自己子孙没得花,送给郭美美去花,你们说这种是不是圣母脑上头?对社会进步有啥帮助呢。

“好,李校长,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我再拒绝就不识实务了,你放心,海东医大交给我,我绝对会像对越中人民医院这样,让他们成为世界上响当当的名校。”

李校长一听仿佛泄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拍了拍陈棋的肩膀:

“这样我就放心了,海东医大在我手里只能算是勉强支撑不退步,但想进一步太难太难了,我们海东省的高等教育和医疗资源得不到国家的支持,我也心焦呀。”

哪怕到了2023年,海东省985和211大学也只有一所。

三甲医院数量也少于其他兄弟省份,比如广东有130家、四川129家、山东107家、江苏80家。

做为一个经济强省,海东省三甲医院只有76家,这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于是大量病人都跑到沪海、首都去求医。

这是海东省教育界和医疗界的一个耻辱。

所以除了利益交换外,陈棋和李校长都有一种“野心”,要把海东省的医疗教育搞上去,争取领先全国,世界闻名,这才是双方一拍即合的合作基础。

“李校长,你放心,你再帮我保驾护航几年,反正我还年轻,离退休还有30多年,这30年足够我折腾了。咱也不贪心,先搞几个拳头学科出来,胃肠病学是一面旗帜,烧伤外科也可以。”

1989年全国烧伤年会正式在越中医院召开。

50多位学会委员,以及几十名来自海东全省各地的烧伤外科医生们,大学教授们齐聚一堂,这时候眼睛全部盯着大屏幕在看。

首先出镜的是丁新娟母女。

当屏幕里出现两个全身黑色,像焦碳一样的病人时,全场都是一片惊讶的声音。

这时候朱火炎做为越中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主诊医生开始介绍病情来:

“诸位,这两个病人是被火烧伤后一个月入院,大家现在看到的病人身上的黑色物质,是病人根据农村土方,用锅底灰+不知名的中草药,然后用桐油搅拌而成,抹在全身。”

朱主任的话音一落,下面开会的烧伤科医生们都惊呆了。

“这样还不死?”

“一个月了都不死,估计是烧伤面积不大吧?”

“对对对,肯定是这样。”

结果镜头一转,就是医生们开始对丁新娟母女进行清创,当看到清创完的病人,所有人又是倒吸一口凉气。

“真的是全身烫伤啊?”

“哟,这越中医院还真没吹牛,烧伤面积真的达到了90%?”

“乖乖,这样的病人我可不敢收。”

下面议论纷纷,陈棋心里听了就爽,大家越是惊叹,不是越显得越中医院的水平高嘛。

第二个镜头就转到了越钢厂三位工人这里。

当看到大卡车上三位工人被抬下来的样子,尤其是两个小医生抬病人时,扯下一大张皮来,这让现场的参会者又是一阵阵惊呼。

别说普通烧伤科医生们了,就连彭永言教授、祝良工教授、王奇正教授、安永春教授都也是眼睛一咪,脑子里迅速盘算如果自己是主诊医生会怎么处理。

但根据他们几十年的经验,发觉似乎都是死路一条。

而倪志华教授则是一脸懊恼,因为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么严重的烧伤病人怎么就会被越中医院抢救回来呢?

毕竟接下来的视频,肯定要打东山医院的脸了。

而倪志华做为东山医院烧伤科主任,这脸要在全国同行面前丢光了。

这时候镜头里出现了病人抢救的画面,朱主任的介绍声音也响起:

“其中一位迟姓工人在入院后18小时因为心肺功能衰竭不幸死亡,没有抢救回来,根据我们越中医院的推测,病人的真正死因还在于补液量偏大,而且晶胶比例不对引起。”

如果换了以往,倪志华非拍桌子愤然而起不可。

这他娘的什么意思?这是公然挑衅东山医院,否定上海公式,你们越中医院这是要死啊。

可是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东山医院吃不消的病人被越中医院抢救了回来,这让他倪志华怎么有脸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