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天山雪莲烧伤膏(第2/3页)

第三,可在患者接受正规治疗同时提供辅助,但治疗必须无害化,杜绝重金属和其他有毒物质。

第四,对现代医学尚无有效手段疾病,可以首选中医治疗,但必须保证无害化。

这其实也是为病人好,有统一的标准,无害化,透明化这也是未来的大趋势,不能中医先生随便毛估估,一钱,两钱,三钱的,连个标准都没有,这不行。

中医中药如果真的标准化、科研化、正规化,其实大有可为。

如屠呦呦奶奶这样的牛人,她和她的团队就是在古中医书中找到了灵感,然后利用现代医学提炼了青蒿素治疗疟疾,最后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牛不牛?

所以没必要杠,什么提炼过的中药就不算中药了,这种门户之见都没有必要。

套用邓大人的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临床上也一样,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只要你有效果的就是好药,都值得应用和推广,造福病人。

杠精只会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一切都要以人为本。

越中医院病房内。

听到季国平医生的询问,邓长乐看了一眼箱子里的各种烧伤药膏,突然眼睛就盯到了最里面的一个陶瓷瓶:

“普通的药膏就不要拿出来了,现在病人烧伤太严重,普通的也不见效果,直接上天山雪莲膏吧。”

雪莲烧伤膏,中成药名,主要成份是天山雪莲花、紫草组成。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收口的功效,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烧烫伤。

这种药膏后世已经成为了绝唱。

为啥?

1996年我国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天山雪莲是唯一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雪莲植物,是中国国家三级濒危物种,国家文件已明令禁止采挖野生雪莲。

说白了就是天山雪莲已经成为了牢底坐穿花,可能有人在偷偷采摘使用,但绝对不可能工业化生产。

后世市场上也有一种“复方雪莲药膏”出售,但效果就不咋滴了,当然这也成为中药没有效果的一条“证据”。

“用天山雪莲膏呀?”

季国平和其他助手听了还有点心疼,天山雪莲只有青藏高原高海拔的地区才有,产量不高,运输保存更是不易。

这已经不是贵不贵的问题了,而是来源太稀少,哪怕是东山医院存货也不多。

“老邓,天山雪莲膏咱们可不多了,这三个重伤员用起来,眼睛一眨就用完了,回去没办法交待呀。”

邓长乐铁青着脸:

“什么交待不交待的,现在病人都伤成这样了,性命保不保得住都要打个问号,人家越中医院的陈棋还在看我们的笑话,如果三个病人都死了,他的两个病人救活了,那咱们的脸就丢到全世界去了。大家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气来,拿出最好的药物和水平来,这一仗咱们不能输!”

大家一看邓主任都发飚了,也晓得了事情的严重性。

于是一瓶瓶珍贵的天山雪莲膏跟不要钱似的往病人身上抹去,一瓶药200元,一用就是10瓶。

当齐厂长听到抢救费用这么高的时候,也是咬紧了牙关:

“用,再多的钱我们也掏,给我用最好的药!”

裁判上帝这时候又出现了。

这一关双方应该是打平的,因为陈棋拿出来的是后世最经典的烧伤膏,而东山医院拿出来的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烧伤膏。

两者的疗效谁差谁好,这个还真不好说,所以只能算打平。

越中人民医院还是以2分领先。

抹了药膏后,补液还是在继续,烧伤补液的原则是“先晶后胶”。

晶体溶液包括等渗盐水、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高渗盐溶液及其他含钠溶液。

胶体溶液包括血浆、白蛋白、适量全血或红细胞以及右旋糖酐、琥珀酸明胶与羟乙基淀粉等代血浆。

现在双方已经到了补液的第二回合,胶体液使用。

曾楚又来请示了:“邓老师,胶体液我们先补什么?”

邓长乐想了一下:“先上羟乙基淀粉,然后马上跟越中医院去协商,我们需要大量的白蛋白和血浆。”

“血浆呀?”面对东山医院的医生,陈棋听到后眼珠子开始乱转了:

“曾同志,血浆我们越中医院也没有多少呀,你瞧我们自己的病人现在也在等血浆制品呢。”

曾楚到底年轻,一听就急了:

“这可怎么办?没有血浆病人完全支撑不了呀,要不陈院长你再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发动全院职工献血呀。”

血不够了,首先的就是让医务人员献血,医生们护士们可真是吃了大亏了,而且这种献血是无偿的。

等医务人员被抽干了,这才会考虑当地的部队,或者当地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