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遗产争夺战开始(第2/3页)

但如此是医疗意外,与华方无关,我也不会拿我父亲的一生的名誉去抹黑华方,应该给我父亲办一个体面的、风光的葬礼,能让他安心去天堂,而不是现在拿他的遗体当筹码去要挟别人。”

伍尔夫的话音一落,记者中哄一下就议论开了。

从记者们个人的角度来讲,他们是赞同伍尔夫的观点,毕竟所谓的“契约精神”已经深入了这部分人的骨髓。

你要闹也可以,但你得查明了原因,证实了是医院的责任你再闹也不迟。

所谓的“程序正义”和“结果”是一样重要的,毕竟这是一个法制社会,不是谁闹谁有理的社会。

还有一个,在米国也有医疗纠纷,那绝不是家属拉一车人去医院门口拉横福大吵大闹的,人家都是各自找最厉害的律师,然后一审二审地开始打官司。

大家都在法律框架内解决矛盾。

米国人认为这才是文明社会,法制社会的象征。

果然,这两场记者会被报道出去后,在米国全国都掀起了大讨论,玩具大亨查普曼·韦伯斯特之死,到底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意外。

同时对于内镜手术的安全性也争论不休。

医学界的不少专家教授都站了出来,赞同能过尸检的方式来判定责任。

而一些医药公司支持的社会学家和政客,则对紫光医院抨击得很厉害,一边倒认为华国医生是在谋财害命。

两场发布会,两种言论和观点,两相对比,普通民众、尤其是达凯玩具的大小股东们则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那就是安吉莉亚类似于泼妇,不讲理,性格咄咄逼人且愚蠢,不是一个能有效勾通的女人。

有些股东们的思想就是,如果这么一个不理智,不择手段的女人上位,对公司,对股东是不是一桩好事?

相对,伍尔夫的表态,对更符合民众对于一个米国精英的期待。

一个理智的、文明的、讲规矩的、追过真理和真相的好儿子、好男人形象就树立起来了。

面对一个泼妇,显然股东们更喜欢一个讲规矩的小伙子。

当然还有一点阴暗心理,对付一个迂腐的书呆子,肯定比对付一个凶狠的女人更容易。

于是一个“女权斗士”,一个“社会精英”,两方开始斗得不可开交,反而查普曼·韦伯斯特的尸体一直藏在了冰柜里反而无人关注了。

世界胃肠病学会的会长格瑞斯教授也在努力,做为顶级专家,人脉那都是相当广泛的。

格瑞斯教授找到了全美玩具协会的负责人,让他对达凯玩具总公司施压,重点是针对安吉莉亚,逼着她答应尸检。

安吉莉亚长得漂亮,做为小三上位嫁入豪门的典范,美丽足够,野心也足够,可是智商却跟不上。

胸大无脑说的就是这个女人。

她没有管理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能力,同样身边也缺乏足够份量的智囊团,所以在这个事情上发生了误判。

一个是她不相信陈棋这种华国医生的鉴定,另一个,她也相信自己丈夫是“死于非命”。

最关键的是,她的助手给出的建议是,只要查普曼·韦伯斯特不是死于主动脉夹层,那么其他无论是哪个原因,都可以归结为是医疗事故。

比如窒息,这属于事故,因为你医生事先没有预见危险,事后没有及时抢救。

再比如心脑血管意外,这都是因为华国医生不顾胃镜禁忌症强行做检查,导致意外发生。

安吉莉亚跟助手们讨论的结论,自己这一方胜利的可能占到了99%。

至于说主动脉夹层,哪怕在米国这个病也是很罕见的,哪怕发现也都是患者死亡后的数据,所以缺乏特异性,光是看看症状根本无从判断。

她们不认为华国医生仅凭病历和一张CT就能准备评估出夹层动脉瘤,因为她们咨询了米国不少专家,这些专家全都不敢下结论。

所以安吉利莉亚相信陈棋根本无法精确判断出主动脉夹层这种罕见病,就跟赌博猜大小一样,猜对豹子的可能性太小太小了。

于是在各方的压力下,安吉莉亚答应了进行尸检。

但她也有一个要求,尸检要中美两国医生共同进行,并且全程录相,还邀请了英格兰、法兰西、大家拿,曰本、意太利等国家的法医进行第三方监督。

事情是越闹越大了,查普曼·韦伯斯特之死已经成为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一桩无头公案。

随着安吉莉亚的松口,各国医学专家在“金钱”的号召下纷纷赶到了浅圳市紫光医院,压力来到了华国这边。

会议室里,大领导不知道抽了第几支烟了,还是有些烦燥:

“陈院长,你……那个鉴定结果到底靠不靠谱?万一这个尸检最后证实查普曼·韦伯斯特先生是死于医疗事故,那我们就相当被动了。这么多记者,这个影响会恶劣无数倍,到时这1亿美金的赔偿可就不能还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