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这是天价的支架(第2/3页)

陈棋一边轻轻放导丝,一边看着X光的显示屏:

“不会损伤血管,这种导丝都是特殊材料制作,遇到液体就会变得滑不溜秋,非常柔顺。”

陈丽在一边也好奇地问道:“那导丝在血管里面,病人会感觉痛吗?”

“也不会痛,因为血管里面是没有神经的,所以患者都是没感觉的,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做全麻的原因之一。”

在X光显示器的指引下,导丝的位置到达了主动脉根部,没有捅到心脏里面去。

陈棋这时候更换了一根血管造影导管,把导丝当作轨道,造影剂导管沿动脉逆行放置在冠状窦中,与冠状动脉开口对准。

陈棋这时候开口提醒道:

“好了,现在导管到位了,我要注射造影剂,一会儿你们就可以看到哪条血管被堵住了,记住那个位置,过会儿我们还要放罢支架的。”

易则文连连点头,眼睛一眨不眨看着显示屏。

这时候显示屏上可以看到,心脏的血管跟不同开叉的树枝一样,随着心脏泵血,时不时显现出来。

哪里的血管突然中断了,或者变得细小了,就代表了哪个部位的血管被堵住了,或者梗塞了,一目了然。

突然易则文兴奋地喊了起来:“我看到了,是不是这里,右冠状动脉近段后即闭塞了。”

陈棋欣慰地看了一眼易则文。

尽管这是易则文第一次接触介入手术,也是第一次看这种二维血管影像,但他能迅速准备说出血管闭塞的位置,说明易则文的解剖功底很扎实,的确是个可用之才。

“好,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闭塞的地方,那么接下来的临床思路就很简单的了。既然你这里堵住了,那我就给你装个支架,把你堵塞的地方撑开,血管就疏通了,心梗也就治好了不是?”

易则文听了兴奋地点点头。

“我懂了,原来这就是介入手术的奥妙啊,又简单,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啊,那接下来这个支架怎么放进去?”

陈棋从一个精密的小盒子里拿出一人液态金属支架,还是比较感慨的。

在他的前世,就这么一个支架,价值2.8万左右,绝对的高科技产物。

可是这种好东西,却被少数黑心医生给玩坏了,因为这玩意儿回扣大呀。

一个支架1~3万人民币,回扣可能就有1000~~5000元不等,这就会导致一个什么后果呢?

就是明明狭窄或者闭塞的地方只有1个,明明只要装1个支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医生却为人为夸张地说成这有问题那有麻烦,什么搞不好就会死人?

那怎么办呢?多装几个支架呗。

家属乖乖点头,回家借钱来救命,结果医生回扣却拿得一个盆满钵满。

尽管这种医生是少数,但正是这些少数黑医生像一只老鼠坏了整锅粥,导致民众和舆论碰到医生就一路黑到底。

后来上面也知道了这个弊端,于是对进口支架开始限制,要么限制你招投标,要么限制你医保报销,想让大家都用国产支架。

国产支架的质量和进口支架比,肯定有区别,但这个区别也不大,毕竟便宜一半以上呀。

可是有时候往往是好心办坏事,为什么这么说呢?

进口支架一个几万元,不给用。

好,你用国产支架,本来几千块钱可以接受,结果有关部门硬生生把价格强制打到了几百元。

目的是让病人受益,减轻负担,出发点绝对是好的。

可医疗器械这玩意儿,是一分钱一分货的,不是越便宜越好的。

你把价格打到这么低,厂家利润就没了,那他们怎么还可能给你用最好的材料?肯定会偷工减料,就跟汽车减配一样。

最终吃亏的还是病人,因为病人拿支架是救命的,是想多活几年的。

如果支架质量不过关,过几年还是发病,或许直接就死了。

或者不死,支架需要更换,这又需要一大笔钱,你说病人省钱还是不省钱?

套用一句网络用语:

贵的的东西,给钱那一刻是心疼的,用的时候每天都是快乐的,感觉特别值得!

便宜的东西,只有在你买的那一刻是开心的,用的时候没有一天是开心的。

所以国内的医疗市场真是一放就乱,一管就死,让人无奈之极。

易则文和陈棋凑近了一瞧,都吓了一大跳:

“院长,这么小这么轻的玩意儿,居然要几万美金?这,这也太贵了吧?”

陈棋轻笑了一下:“是几万美金,这玩意儿在欧美也是最先进的医疗器械,一般人根本就用不起。”

其实陈棋心想,自己手里的支架可比现在第一代支架先进多了,可惜自己是医生不是医学家,不会分析材料和制作工艺,否则拿出来申请了专利,将来发大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