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亚运村无人问津(第3/3页)

“先生,女士,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的?”

BJ的四月底虽然已经进入了春天,但天气依旧有些寒冷,这位漂亮的售楼小姐已经穿着职业包臀裙,肉色丝袜,长得青春靓丽,让陈棋不由多看了几眼。

赏心悦目。

“噢,我们是来看看房子,现在你们这边一平米大约要多少钱?”

销售小姐一听来买房的,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先生,女士是这样的,这是我们亚运村一期项目,根据不同的楼层价位不一样,一般好的楼层大约每平方米2000元。”

2000元,对越中市的工人来说,起码是一年的工资。

一年收入换不来一个平方,1989年的房价就已经贵到这种程度了?

陈棋显然是有点惊讶的,要知道他鲁迅路77号的两楼小楼加院子,一共也才花了2000多元而己,这才过去几年呀,一平米变成了2000块?

看来无论哪个年代,普通老百姓想买房都太难了,掏空六个钱包都不够的节奏。

兰丽娟虽然心中对这个单价也惊讶万分,但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她可不想在外人面前丢脸。

陈棋对价格不置可否,又多问了一句:

“咱这小区一共有几栋楼?现在卖出去多少了?”

售楼小姐有点奇怪,人家买房子问的都是哪些中意的楼层有没有,眼前这位男人居然是问有几栋楼?

“是这样的先生,我们亚运村一期内有不同用途的建筑物28幢,其中有14幢公寓,1幢办公楼,2幢旅馆还有1座国际会议大厦等等,至于卖出去多少了,这可是商业秘密哦。”

陈棋心想秘密啥呀,现在的销售还是不懂套路呀。

如果是后世的售楼小姐一定会闭着眼睛说,先生我们房子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几号楼哪几套,您要买得赶紧下单哦,迟了就买不到了哦。

也许真实情况是刚好相反,她们仅仅卖出去几套房,剩下的全空着,大冤种赶紧上钩吧。

陈棋看着沙盘数了一下,每栋楼是25层,一个单元有4套面积大小不等的户型,一共100套房子。

“这样吧,比如这栋楼还没有出售,我准备直接买一个单位,100套房。所以你最好去请示一下你们经理,价格上来个折扣,到时业务算你的,你也算发了笔小财哦。”

售楼小姐真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见过豪的,一口气买两三套的也有,但一口气买100套房的绝无仅有。

就连兰丽娟也是白了自家丈夫一眼,到哪都忘不了装逼。

听说来了个土豪,这下子售楼部都轰动了,什么销售经理、总经理、总监,甚至后来连亚组委的官员都赶来了。

装逼嘛,多简单的事情。

陈棋表示自己买100套房,这是为了支持亚运场馆建设,替国家缓解资金压力。

这话一出,引得满堂喝彩。

然后陈棋又表示自己出全款,人民币+美元的模式,不要一分钱贷款。

亚组委的官员一听可以拿到宝贵的外汇,当场拍板,房屋单价走内部价,1200一平米。

(后来陈棋才知道,刘欢、刘小晓这些明星买亚运村全部都是内部价)

100套房总面积差不多是1万多平方米,全部都是实用面积,还没有万恶的公摊,需要拿出1300万购房款。

陈棋趁机将银行里的500万人民币存款全给了亚组委,剩下给了200多万美元的外汇现金。

这次购房交易双方是皆大欢喜,要不是陈棋再三要求亚组委保密,否则亚组委恨不得把陈棋当作典型宣传出去。

其实就算是保密,当天晚上首都上层圈子里就流行了一位南方人买了100套亚运村的房子的八卦。

不少老BJ都在嘲笑这个南方傻子。

有这么多钱存银行吃利息多好?干嘛非要买房子?

那鸟不拉屎的地方他一个人住得过来吗?

1989年,国家还是实行福利分房制,单位会发房,所以几乎没有买房的。

尤其首都做为首善地区,国企福利待遇相对较好,哪怕条件再艰苦,像那种大杂院里分你个10平米,一家老家挤一下还是能做到的。

甚至哪怕是改革开放前沿的沪海市,这时候的口号也是“宁要浦西一间屋,不要浦东一套房”。

这说明老百姓虽然买不起房,但同样对地段很看重。

像亚运村都在朝阳区了,朝阳是啥?北郊的大屯乡89年还是大农村呢,没看亚运村周围全部都是农田,全种着麦子呢。

从内城搬到朝阳区,BJ的老百姓也不敢想呀,也没兴趣,所以看陈棋就越看越像傻子。

几十年之后,当亚运村的房价超过9万元每平米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起89年那个幸运的南方傻子,心中充满了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