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15名硕士研究生(第2/3页)

跟兰教授学习消化内科专业的学生,分别是刘静、唐马成、雷敏、谢天运、金梦,一共是5位同学。

两位教授放心,这15位同学,都是88级硕士生当中最优秀的15位学生,不但学习刻苦,在政治觉悟上也绝对是可靠的,是可以被当作未来接班人培养的。”

李校长这话是比较有内涵的。

八十年代,出国的人才太多太多了。

所以不少教授在挑选学生的时候,将个人天赋和能力摆在第二位,将政治可靠性摆在了第一,防的就是你学业有成,结果一走了之,国内反而在给国外培养人才。

就算陈棋逆天,这一路走来,也有好几次差点被逼着出国。

李校长介绍完双方后,就背靠在椅子上,接下来就没他什么事了,就等着3年后摘桃子了。

陈棋看着眼前15个年轻学生,心中还是挺感慨的。

上辈子他累死在手术室里的时候,身份还是普通小医生,博士生在读,自己还是学生仔一个。

想不到重生以后,当上了上辈子梦寐以求,并一直努力奋斗的大学教授,还是硕导,这让他有点飘飘然。

在国内医疗界,师生关系跟古代差不多,那绝对是要捆绑在一起一辈子的事情,用一句情同父子来说绝不夸张。

尤其是这种正式成为某位导师的学生,哪怕毕业了,出去了,跟人介绍的时候也是某某某的学生。

如果导师够强,或者导师在某项医疗技术上处于垄断地位,那么这批带出来的学生同样是垄断中的一环,紧紧抱团。

这就是所谓的“山头主义”。

就跟当初和陈棋发生矛盾的手外科“袁派”就是由袁教授的学生们垄断了手外科学会,打压后起之秀。

此外肝胆外科的吴派、神经外科的赵派、心脏外科的陈派,肿瘤外科的金派都是这个性质。

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如果是几十双筷子你怎么折得断?

所以导师一人强,不算强。

导师带出来的学生也强,几十个强人组成一个“学会”,这才叫真的强。

陈棋吃过“山头主义”的苦,没想过自己也要成为山头,去打压国内的同行,也没有想过让这些学生们将来在他死的时候给他披麻戴孝。

导师跟学生都是同龄人,谁先死还不一定呢。

但15名学生是陈棋和兰丽娟带的第一批学生,将来里面大多数人肯定能成为国内医疗界的一方大佬,那么陈棋就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带好他们。

不但要让他们学好技术,更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要做好医生。

想到这里,陈棋站了起来,让自己的笑容变得和蔼一些:

“同学们,大家好,刚刚李校长已经帮我吹嘘过了,其他我就不多说了,我和兰老师是夫妻,所以你们15位同学我们都一视同仁。

我们的教学计划是,你们15位同学跟我们两人一起学习,不但要学内镜技术,还要学习内科知识,甚至于胃肠道疾病的传统手术也要学。

我知道李校长把你们送过来的目的是什么,那就是希望你们将来成为我们海东医科大学的一块招牌,不但一个个成为大教授,还要在临床上成为学术权威。

这样我们海东医科大学的胃肠病专业可以领先全国,甚至是领先全世界,为我们海东医科大学,为我们的国家做出贡献,将那些洋医生比下去,超过他们。

当然对于你们个人,你们也可以放心,只要你达到了这个高度,你不会缺钱。就像我,人家外国人请我做一台手术,现在起码要给我5万美元,现在涨价了,达到了8万美元。

谈钱并不可耻,我们医生也想发财,也想将来能开豪车住别墅,这无可厚非。但我要你们记住一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该拿的钱千万不要碰,大家记住了没有?”

对面15个小萌新一个个重重点着头,就跟小鸡啄米似的。

其实他们现在还不能完全了解陈棋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对于医生来说,提高技术回报国家是应该的。

为什么说不该拿的钱不要拿?难道医生除了工资和奖金以外,还有别的什么来钱方式?

李校长听到陈棋说,要将这15个学生统一安排学习,一视同仁带班,心里更是乐开了花。

这是要将这15个同学培养成内外科兼修,文武全才呀,好家伙,这样的学生毕业出来,那得多能打呀。

其实这也是陈棋和兰丽娟之前商量好的。

任何疾病都不是单纯可以用“内科”、“外科”去区分的,一个医生只有什么都会,样样知识精通,这样才能全局去看待一个疾病。

比如内科医生不懂外科技术,一直用内科的保守治疗,结果白白延误了病人的病情,会痛失最佳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