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胃镜客串肠镜用(第2/3页)

陈棋一跑进病房,他就拉住了医生的手:“医生,快救救我女儿,她快死了,她一定是活不了了。”

如果没有陈棋出现,小姑娘肯定是活不了的,否则为什么人家的平均寿命是32岁呢?就是因为早夭的人太多了。

但既然陈棋来了,再让她死,那就是他这个国际双理事没本事。

“恩圭马,别紧急,你现在是在中塞友谊医院,你面前的都是全世界最优秀的医生,我们一定会尽我们所能治好小卢恰纳的病,现在我需要检查一下。”

说远陈棋也不管旁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黑大叔,快速拉开了患者的衣服。

“哪疼?这边吗?这呢?”

突然陈棋在左腹摸到了一个肿块,而且按痛最明显,稍微一用力,卢恰纳就直接哭着喊着。

易则文咽了咽口水:“陈院长,这,这什么情况?”

陈棋阴沉着脸:“剧烈腹痛、呕吐,我还摸到了一个肿块,估计是肠梗阻的可能性比较大,陈丽,我中午吩咐的检查单出来了吗?”

“出来了,在这里。”

陈棋拿过来一看就看出问题来了,对着两个助手说道:“来,你们两个看看。”

张兴拿到报告单一瞧就有点摸不清楚头脑:“院长,这报告单上似乎没啥炎症呀。”

易则文拿过来看后也有点奇怪:“我也没看出问题呀,白细胞都是正常的。”

大家去过医院的基本都知道,血常规是最简单的抽血化验项目了。

平时我们看血常规,基本上是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等,这几个指标能为医生提供几个维度的考量。

如果白细胞计数高了,要考虑细菌感染,如果很高很高,那就要考虑血液病了比如白血病?

如果血红蛋白低了,那就要考虑贫血,然后找原因。

如果血小板低了,那也是有问题的,最常见是血液科疾病或者严重感染引起,血小板低会导致出血的。

这是最基本的血常规阅读项目。

其实血常规里面有几十个项目,还有一些比较不受临床医生待见(但不代表不重要),因为一般情况下异常概率小,容易忽视。

陈棋没好气地骂道:

“你们看看仔细,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有48.2%,这么高的指标放着你们居然看不出来,真的要加强业务学习啊。”

易则文和张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两人眼神中都是无辜。

“陈院长,这个这个,我们真没看出来,这嗜酸性粒细胞高代表了什么意思?”

不要指望外科的糙老爷们懂得太多内科学知道,人家吃管动手术,其他有得没得平时根本就不关心,实在不懂大不了找内科会诊嘛。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几乎占了一半,这就代表了这个患者身上有寄生虫存在啊,这么简单的基础知识你们也不知道?”

血常规里面看到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这是什么意思?

简单解释是这样的,白细胞是一个统称,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等。

其中中性粒细胞是最多的,嗜酸性粒细胞比较少,一般只占总数的0.4%-8%左右。

所以说嗜酸性粒细胞就好像江湖上一些其貌不扬但是拳脚功夫有独特的高手,尤其类似那些偏居一隅、不为人知的施毒能手。

嗜酸性粒细胞之所以特殊,在于它除了跟免疫反应、过敏反应有关以外,还有一个奇特的功能,可杀寄生虫。

对,嗜酸性粒细胞可杀寄生虫。

在一些患有寄生虫病的患者体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往往都是升高的,当然不是绝对。

但即便如此,也能给医生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升高,要警惕寄生虫感染。

正常人家哪会有这么高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啊。何况患者还有腹痛、腹泻,真不能排除寄生虫感染。

陈棋这算是给两个助手又好好上了一课。

易则文和张兴都低着头有点不好意思,毕竟做了这么多年医生,连个血常规都不会看。

何富乐赶紧出来打叉,缓解气氛:

“陈院长,如果怀疑是寄生虫感染,咱们接下来怎么做?咱们都听你的,你指哪打哪,绝无二言。”

陈丽和杨秀秀也坚定地点点头:“对,咱们都听院长的。”

陈棋这才心情好转了不少,果然美女能包治百病,于是语气也缓和下来了:

“本来应该接个大便查一下虫卵,但现在已经来不及了,那啥,你赶紧去把内科胡主任去叫来,让他拿着胃镜过来。”

易则文和张兴一听,赶紧往外跑去,这留下太危险了,要被考问的,回答不出还要挨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