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要尽量照顾陈棋(第2/3页)

别忘了陈棋喜欢提拔亲信可是有名的,当年黄坛卫生院的金涛现在已经是卫生院的副院长了,就连没文凭的常喜华也被提拔成了外科主任。

至于四院的严世凡、边盟,这两个小医生现在已经成为王牌科室的主任,副主任。

这说明什么,跟着陈棋能吃香的喝辣的,前途无量呀。

所以当越中地区援非名额出来,知道是陈棋带队后,易则文就动了小心思,从众多外科医生中杀了出来,抢到了这个名额。

理由就是,陈棋实习的时候是他带教的,两人搭台做手术非常默契,去非洲后能更好开展手术工作。

朱主任一想也是,于是点了让易则文的将,让他如愿以偿。

陈棋一看易则文这个曾经的带教老师来抢着帮他拎行李,赶紧客套起来:

“易哥,你这不是折煞我嘛,我自己来,我自己来。”

易则文才不管呢,搬个行李又累不死人,这个态度就要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

“陈院长,哪的话,这种粗活怎么能让领导来干呢?你瞧我,身壮如牛,手术时一站24个小时,没问题,壮着呢。”

说完,易则文拎起箱子就准备往前走。

陈棋在后面连连喊道:“嗳嗳,易哥,不用拎不用拎,这箱子下面有轮子,你拉开拉杆,拉着走就行~~~”

易则文有点尴尬了:

“啊,有轮子的箱子呀,我还是第一次见,呵呵。”

陈棋其实心里挺喜欢这个外科小医生的,其实学生实习的时候,带教老师要么各种瞧不起,要么各种刁难,要么把所有粗活都让你一个人干,总之相处愉快的不多。

但易则文当初还是非常照顾他的,甚至后期手术都是让陈棋主刀,他自己打副手,这是百分百信任陈棋这个实习生。

易则文会做人,陈棋自然也乐意跟这样的医生相处。

两年呀,如果人际关系没搞好,磕磕碰碰,不但工作时心情不爽,更会耽误事,毕竟手术是一个团队才能完成的。

想到这里,陈棋又看向了自己的其他几个助手。

张兴,来自二院的外科小医生,今年30岁,有着一定的临床经验,手上功夫不错,而且脾气比较随和,听话,一看就是老实人。

这是二院盖院长亲自替陈棋挑选的“助手”,也算是对陈棋的一种支持。

另外两个小护士,分别是来自暨阳县医院的陈丽,来自上于县医院杨秀秀。

这两个小护士都只有20岁,未婚,长得年轻漂亮,尤其是陈丽,笑起来两眼弯弯,特别好看。

两个小姑娘一看到陈棋,就“陈院长,陈院长”叫个不停,叫得让人骨头都酥掉了。

陈棋对两个小护士非常满意,虽然他不准备对她们做些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每天有两个美女相伴,这心情也愉快不少,对吧?

万一来个手术室护士大妈,每天插着水桶腰骂娘,这谁吃得消?

这市局的孙局长也算是替他陈棋操碎了心,当然,这也是考验陈棋耐力的时候到了,看他能不能管住自己的小头。

知道援外工作是非常枯燥的,每天待在营地里,日久可以生厌,但日久也可以生情的。

尤其是某些带队领导,到时天天找女同事、小护士聊聊天,谈谈心,汇报一下思想工作,这一来二去,咳咳,拆家呀拆家……

剩下的麻醉师,是来自六院的何富乐。

何富乐是几人当中年龄最大的,今年已经45岁了,临床经验是没得说。

这把年龄还愿意冲锋到援非第一线,自愿报名参加,也不是他思想觉悟有多高,实在是他的事业心太强,想在援非两年后回来,能顺利当上麻醉科的科主任。

人都是有私心的,为了升职而去援非,陈棋一点都不反感。

两年啊,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待两年,还要给黑叔叔们看病,别说升个科主任了,就算升个副院长也是应该的。

更何况何富乐的经验和水平摆在那里,这是陈棋乐见其成的。

很多人对麻醉医生不重视,外科手术的时候,眼睛就盯着主刀。

但这些人根本就不懂,外科医生顶多就是“治病”,在手术的时候,麻醉医生才是真正的在“保命”。

比如术前评估是麻醉医生做的,麻醉医生觉得不适合手术的,你外科医生只能干瞪眼。

再比如手术期间,所有生命体征都是麻醉医生在全程监控,人家不但要给你止痛,还要让你的身体其他部位都不要出任何问题。

如果外科医生手术中出现意外,第一个对你抢救的不是手术医生,而是麻醉医生,像气管插管就是麻醉医生插的。

有些人会觉得手术室里麻醉师都是游手好闲,医生忙死,麻醉师可能在旁边玩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