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为职工新建小区(第2/2页)

当初陈棋他们实习的时候,年轻人都是住在集体老宿舍里就知道了。

现在四院也要建自己的职工小区了,让大家都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等送走省里的参观团后,四院的职工一下子就把陈棋给围住了,就连黄瑛黄老太也很激动:

“陈棋,你怎么想到要建职工小区?”

“是啊,陈院长,你真是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呀。”

“太好了,我终于也要有自己的房子了,天呐,我等这一天等多久了?”

陈棋耸耸肩,开玩笑说道:

“反正上级领导让我提要求,我当然不客气了,不给我买CT,那我建个小区总可以吧?再说职工小区不建不行了呀,你们瞧,我这个当院长的都轮不到分房,咱们其他职工们就更没指望了。

就早几天,内科的付言程还在跟我哭诉呢,说家里给他找的对象又黄了。我问他为啥黄了?你是小子长得太丑把女方吓跑了?还是你要打女人脾气不好?”

哈哈哈~~~

周围的人群都笑了起来,不少人还嚷嚷着去把付言程叫来。

“后来呀,付言程跟我说,他家是农村的,一家7口人就住一个老房子,找了个对象是信用社的,人家的要求是有房子,房子差点好点无所谓,就这么简单的一个理由。

结果付言程说他办不到,单位不分房,他也没钱买房,为此非常苦恼和痛苦,一个大老爷们在我面前眼泪汪汪,让人看了真是又心疼又好气。

后来我一想,将心比心,咱们当年头悬梁锥刺股,那么辛苦考了中专,考了大学,以为从此出人投地,终于要过上幸福生活了,结果到头来连自己房子都没有?

别人我不管,反正我当院长,我就看不得我的职工们受苦。相反,我要你们成为卫生系统收入的标杆,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让外人一提起越中四院,就晓得这是最好的牛逼单位!”

好~~~~

人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陈棋继续说道:

“以前咱们是吃不饱饭,我读卫校的时候经常饿肚子,那时候提条件都是白扯。现在咱们生活水平好了,饭能吃饱了,食堂里也提供肉菜了,唯一的奢望就是房子。

没有房子怎么办?那咱们就自己造,真要造,咱们就造最好的职工小区,所以我帮你们选了城区西郭门外辕门桥,别看这地段还是大农村,但这离城区也就一河之隔。

所以,同志们,咱们在新的一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现在省里市里县里都大力支持我们,但咱们建房的资金还有很大缺口,你们好好工作,咱们才能早一天实现住上楼房的梦想!”

哗哗哗~~~

掌声经久不息,久久回荡在四院里。

陈棋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房子。

他自己是有钱就要买房,一直有钱一直买房,这是因为他知道房子的珍贵。

将来的房子不仅仅是拿来住的,更是可以拿来炒的,房子不仅仅是房子,房子还有金融属性。

有钞票不稀罕,房叔房婶才是硬通货。

这时候已经到了1986年了,国企的大困局已经到来。

尤其在海东省,国企正在节节败退,哪怕是越中市当年最辉煌的越钢厂、漓渚铁矿都已经问题严重。

所以这时候的企事业单位职工是最惨的,他们拥有文凭、拥有编制、拥有技术,但却没有钱。

单位连基本的工资都快要发不出来了,哪家单位还会新建职工小区,来个福利分房?

前文所说的付言程医生只是众多职工的一个缩影,这批人赶不上最后一批福利分房,却有可能赶上第一批房地产市场化。

这就相当于两头不落,分不到房,也买不起房。

所以陈棋就想趁这最后的机会,抓紧时间新建一个小区,争取让越中四院的职工们能赶在房地产改革大浪打来之前,率先上岸,从此不再为房子烦恼。

陈棋始终报有一个信念

为官一任,应该造福一方。

如果当干部只是想着好东西都往自己家扒拉,却不顾及职工或者老百姓的死活,这样的干部还不如回家种红薯。

陈棋希望等哪一天他离开四院的时候,都能被职工念声好。

将来大家在街上偶遇,都可以客客气气打招呼,而不是被人在背后吐口痰,骂声王八蛋。

随后几天,忙完这些锁事,陈棋又要忙着自己的手术和课题了。

比如《小丁丁被切后如何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