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落网(第3/14页)

慧慧五岁的时候,程兵深夜归家,轻手轻脚,放水洗澡,从卫生间出来,发现慧慧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正好奇地摆弄着他带回家的电棍,程兵大惊,一把夺回,大声呵斥着慧慧,慧慧的哭声惊醒了刘舒,两个人大吵一架。

慧慧七岁的时候,刘舒出差,他不会绑头发,差点给慧慧剪成秃瓢。

慧慧九岁的时候,程兵看到慧慧跟一个男孩形影不离地回家,明明两小无猜,却不知道触动了程兵哪根脆弱的神经,他上前把男孩痛骂一通,还跟对方的家长发生了口角,从此,慧慧失去了她童年时代最好的朋友。

慧慧十一岁的时候,921案发。

慧慧十三岁,十五岁,十七岁……程兵完全处于缺位的状态,他只能通过不停地脑补,想象着如果没有王大勇和王二勇,他会怎么陪慧慧长大。想来想去,那种愧疚非但没被弥补,反而形成一个巨大的黑洞,几乎要把程兵吞没。

程兵不知道,坐在刘舒的车里,慧慧烦躁地刷着手机,却什么也看不进去,也玩不进去,忽而她脑海清明,也开始回忆自己跟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对程兵有印象,不是影像,而是气味和触感。她一度以为,父亲就是混合的气味和尖锐的刺痛,等稍微能分辨世界,她才知道,那是茶叶、烟草、酒精、枪油、皮革的混合味,和未刮干净的胡茬。

四岁的时候,她渺渺记事,生活中除了刘舒之外,还总多出一个女人,她叫她胡阿姨,她听说,张叔叔是父亲非常好的朋友,每次胡阿姨提起两个人,都是满脸自豪,她第一次感觉到,程兵是一个帅气无比的男人。

六岁的时候,她不知道第多少次跟着程兵来到三大队办公室,不忙的时候,程兵就跟她讲天南,讲海北,她才知道,原来程兵去过这么多地方,抓过这么多坏人,她把这些复述给幼儿园的闺蜜,每个人都对她无比崇拜和羡慕。

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马上睡觉了,程兵接了个电话,表情严肃地穿着衣服准备出门,他跟刘舒说了几句隐晦的话,似乎在交代什么,年幼的慧慧也感受到了某种气氛,她哭着抱住程兵不让他离开。那天,卧室的灯一直没关,她没有刘舒能熬,等了一会儿就睡着了,等天亮,她跑出屋,看到程兵风尘仆仆,衣服都没脱,就在沙发上睡着了。她学会了一个成语,那是“虚惊一场”。

十岁的时候,她被带到程兵和三大队其他兄弟们喝酒的酒桌上,吃着吃着,她看到这些男人眼睛里闪着光,一起吼着什么,后来她知道,那是一首歌,叫做《少年壮志不言愁》。

十一岁的时候,921案发……

她那时已经懂事了,她也曾无数次想过,如果程兵成功抓住了王大勇和王二勇,自己的学生时代会发生什么变化?她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出来一个有父亲存在的初中和高中是怎样度过的。

令人感怀和喟叹的是,这对最终也没有和解的父女,在想到对方的时候,并不是把对方推得更远,而是拽得更近。父亲回想起的,都是对女儿的愧疚,而女儿想到的,都是父亲对自己的好。

程兵打开手机。出来这么多年,他终于也习惯用这个小小方方的东西上网查阅相关的资料,不过,他还是会把资料誊在那个比他老得还快的笔记本上。翻着翻着,他突然发现手机那个绿色的微信图标上多了一个小红点。

有人说话?可微信里只加了一个慧慧。

程兵慌忙点开微信,发现自己的对话框空空如也,那提示来自朋友圈。

他倍感陌生地点开,发现朋友圈里多了一张自己和慧慧的合照,这东西的逻辑在他看来比案情复杂多了,鼓捣了好久他才明白,那合照是自己的账号发出来的。

他一下明白了刚才慧慧拿自己手机操作了什么。

点开那个小红点,他发现自己的评论区出现了一个代表点赞的红色爱心,是慧慧点的。

她的微信名是“小雨点”。

程兵一下回到了2002年。

“听众‘小雨点’为自己当警察的父亲点播一首《少年壮志不言愁》……她说父亲非常繁忙,已经三天没见到他了,她很想他……”

响起的前奏击中了这一车“猛男”最柔软的内心。

蔡彬拍了拍前座:“程队,这不会是慧慧给你点的吧?”

廖健怼了他一下:“你没听人家听众叫‘小雨点’吗?你以为全世界就咱们几个警察啊?”

这话其实说得五味杂陈,但是所有人都笑了。

马振坤在手上啐了两下,拍了拍手:“这时候听这歌,给劲!”

程兵脑子嗡嗡作响,那白噪声一样的杂音竟被程兵听出了旋律,他跟着脑海中的平仄起伏无声哼唱了一会儿,突然浑身一紧,吼出一句音调难听的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