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4/4页)

徐瑾瑜:“……”

徐瑾瑜无法告诉徐母,自己这是在释放属于饵料的香气,当下只能笑笑不语。

徐母见状,又调侃了一句,徐瑾瑜也没有放在心上,反而想起方才那女娘的模样,抿了抿唇。

那女娘清丽有余,可却失了花魁娘子应有的绝色倾城,看上去倒像是一颗被投石问路的石子。

这件事,将一颗小石子在平静的湖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后面便沉入了湖底。

而就在诸位考生终于可以短暂的放下多年心间的枷锁之时,八位由成帝亲自点出来的阅卷官正在夜以继日的批阅诸位学子的考卷。

应青山在经历的百余篇除了歌颂先帝勇武难挡,就是赞扬成帝英雄气概,一举关闭互市,断了乌国的精神支柱,为枉死的押粮官等官员狠狠出了一口恶气的举动。

不得不说,这样的答卷不少,甚至可以称得上多,就连朝中大臣们议及此事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是这样的态度。

可见这是一条十分稳妥的路子,可是这样的文字看的太多,就算有些词藻华丽到震撼人心,可仍旧让应青山觉得十分的乏味。

随后,应青山根据这位学子的文采,在卷面上落下一个“△”,这是第二等的意思。

此时此刻应青山终于明白了圣上为什么在抽到这一道题的时候,面色有一瞬间的异样。

应青山随后端起一杯茶水,让自己缓了缓神,等一盏茶毕,应青山终于不得不面对惨淡的现实。开始批阅起了看似五花八门,实则大同小异的答卷。

过了一会儿,等应青山拿起一份答卷时,动作不由微微顿住。

无他,这道答卷上面的圈叉排列的实在有些过于极端。

要知道,就算是他们这些阅卷官阅卷的时候也有一定的规矩,倘若第一位考官落下了圈后,其余的阅卷官最次也不能低于第三等!

这会儿,上面一个圈一个叉,称得上是两极分化,让应青山不由起了好奇心。

随后,应青山低眸看了下去。

就应青山阅过的这百余份答卷之中,作答不开互市的答卷,便有整整九十余份。

至于其他作答要开互市的考卷也不过是为了标新立异,脱颖而出。

可若是其能言之有物,应青山自然不会吝啬自己手中的圈。

可其也只不过说一些夸夸其谈,浮于纸上的言语,若是让他们这些对盛乌关系颇为了解的大臣们来看,只一眼便能看出其在耍一些过家家的小把戏罢了。

而面对那样的答案,应青山便会毫不留情地给予了最次等的评级!

看到这里,应青山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份答卷的评级这么极端了。

毕竟朝廷之中可不缺某些极端分子,哪怕一看到开头的第一句开户市这三个字,只怕这叉就落了下来,比如——户部尚书。

只不过,应青山这会儿无暇将目光投给不远处的户部尚书。

因为,他完完全全被这份答卷吸引住了,这考生文采飞扬,通篇文章气机一致,让人读来只觉得头皮发麻!

起初,应青山看到这份答卷考生作答不开互市之时,他的心中尚有疑虑,这考生会不会又是一个想要哗众取宠之辈?

可是等一行一行看下来的时候,当应青山看到这位考生连盛乌两国历年的种种战役都可以信手拈来的时候,他已经打心眼里相信了这位考生一直在暗中且密切的关注着这些国家大事。

而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一次的。战争让考生也在担忧起了两国关系之下边境百姓那水深火热的生活。

互市之开,为边境之太平计。

可是仅仅只是说一两句口号,那也是谁都可以做到的,自然不值得让应青山如此侧目。

而真正吸引他注意力的,则是这位考生就开互市所提出的一项又一项堪称细致至极!

根据这些细则,应青山结合多年来对于乌国的了解,他有预感,若是互市真以这样的细则进行重开,只怕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随后,应青山深吸一口气,画上了一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