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第2/3页)

可,那可是东辰书院啊!

满京城上下,读书人削尖了脑袋都想要挤进去的!

就是村里的刘秀才那幼时是十里八乡的聪明,可也没有考进去!

“我,我先看看,先看看!”

族长回过神,呐呐的说着,只是语气已经不似方才那样强硬。

徐老婆子冷着脸没动,徐母本来也不想动,但是她更想看看这族长真真正正看到了她家大郎的本事,得是什么表情,这才冷哼一声:

“族长要看,就来看吧!”

徐母领着族长来到了徐志平的牌位前,一个木匣子正供奉在前,族长本想上柱香,却被徐母给拦了,但见徐母冷笑如噙冰霜:

“您还是别上香了,上了香要跟我爹说什么?说您今个要把我徐家最有出息的孩子撵走?也不怕我爹半夜来问候你两句?”

族长浑身一僵,身后传来几声憋笑,族长回身一看:

哼!又是那没眉毛的小子!

可是这会儿族长没有和赵庆阳计较的心,只巴巴看着那木匣子:

“我,我要不先净个手?”

“别了,您就这么看吧!”

还想亲手摸她家大郎的择录函?想得美!

族长看着木匣子里那洒满了银箔的择录函,精致的纹样,行云如水的笔法,让他不由呼吸一滞。

他虽然识字不多,可是那东辰书院四个字确实认的清清楚楚。

没想到,徐家里看着最软弱可欺,一家妇孺的徐志平家,真的飞了一只金凤凰!

“嘿!我就说瑜弟有办法吧?”

赵庆阳这会儿心里不是不惊讶的,那可是择录函!

但是,不妨碍他给族长添堵。

族长狠狠刮了赵庆阳一眼,这才将目光落在徐瑾瑜的身上,满面笑容,连褶子都挤成了菊花状:

“我素日好饮,多喝了两杯,竟是跑到志平家说起了醉话了,啊哈哈!大郎啊,你可别放在心上,你就是咱徐家,铁板钉钉的徐家儿郎!”

赵庆阳:“……”

“还真是拿得起放得下啊!”

赵庆阳嘀咕的几句,族长听到了也当没听到,等出了门儿又冲着徐老婆子说了好些软和话,见徐老婆子面色没有先头的僵硬,这才准备离开。

却不想,徐瑾瑜又唤住了他:

“族长,瑾瑜还有一事。”

“你说你说!”

族长这会儿看着徐瑾瑜,那跟看着载入族谱的光辉记事一样,那叫一个喜眉笑眼。

徐瑾瑜面上的表情没有因为族长态度的转变而有丝毫动容,只道:

“我记得幼时通读族规之时,隐约记着若有读书之才的徐家子弟,族中必有帮扶。”

族长听后,点点头,有些为难道:

“是有这回事儿,可是……咱们徐氏一族早已大不如前。”

徐瑾瑜含笑道:

“族中的情况我当然知道。”

“那大郎的意思是……”

“徐二牛家的地不错,本就离我家也近,若非因些陈年旧事,本就是我家的,瑾瑜不求族中帮扶,只求物归原主。”

徐瑾瑜面上笑意不减,可是那双桃花眼却黑黝黝的沉凝着连族长看到都不由心颤的冷然。

“这,徐二牛一家本就不事劳作,若是没有那片肥地,只怕日子……”

“徐二牛家的日子与瑾瑜有何干系?能让族长您亲自替他家三子说和,想来也是有些家底的。”

徐瑾瑜这话一说,族长满面涨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大郎看着生了张观音面,可是丁点儿亏都不吃!

徐二牛只是惦记了一下他家的男丁位置,他便张口就要徐二牛一家的命脉!

“这事儿,我先琢磨琢磨?”

族长试探的说着,徐瑾瑜面上笑容不减,只是眸子沉了下来,族长立刻道:

“给我一日功夫,我去和徐二牛谈谈!”

徐瑾瑜这时眸子才有温度,一幅很好说话的样子,声音清朗悦耳:

“劳烦族长了。”

“不劳烦不劳烦!”

族长摆着手离开了,只是心里却是不住咋舌,这大郎心也忒黑了!

走到门口,族长险险和一人撞了满怀,那人怒目而视:

“吾乃镇国公护卫,尔敢拦路?!”

族长吓了一跳,缩着脖子,连连告罪,正在这时,那人突然眼睛一亮,声音洪亮道:

“世子!国公请您回府……”

声音渐远,族长才敢探头看去。

嚯,原来是那没眉毛的小子!

族长一时冷,一时热,随后混混沌沌的归了家。

如若他没记错,那大郎家里,可是连那位世子都指拨着干活!

等到夜里,有人叩响了族长家的门,却不想人连面儿都没露,直接丢了一锭银元宝出去。

随后,族长压低了声音道:

“拿着你的银子滚!瑾瑜这辈子都是我徐氏一族的孩子,谁也别想让他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