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第4/12页)

“你姑父讲起大道理来,不比你二叔差。”顾士海道。

顾昕嘿的一声。不好评论。心里烦得很。偏偏顾士海又问他:“你和葛玥真没事?”他反问:“你希望我们有事?”顾士海难得跟儿子说这些,除了古怪,思路话风也找不准感觉,“跟你奶奶去世有点关系,”自己先开始剖析,“哭得最伤心的,你姑姑,再排下来,你二叔,还有我。自己人就是自己人,血缘骗不了人的。自己人才会伤心到一起。陪着你哭,安慰你听你唠叨,反过来你再安慰他,我不晓得怎么形容这种感觉——那时就想,如果你姑姑生病也走了,我肯定接受不了,要崩溃的——”顾士海说着,竟有些激动,瞥见儿子完全没反应,只好打住。讪讪的,倒显得自己莫名其妙。情绪兀自还在,“昕昕啊,”犹豫着,还是说了,“我有时候也反思,平常对你关心不够。有些话,应该在你二十岁的时候同你说,现在再说,就蛮奇怪。其实也就是一般的道理。但再想,做爸的不管怎样,哪怕再迟,总归要说一次的。就像打疫苗,晚打总比不打好。你就算听着奇怪,也忍一忍,好吧?”

“你讲。”顾昕道。

“有些东西,不要看得太重。可有些东西,倒是要看得重些。”顾士海之前酝酿过一阵,谁知说出口,竟又是彻头彻尾的大白话。粗浅得可笑。

“哦。”顾昕点头。

开头没开好。后面便不知该怎么继续。顾昕等了片刻,“爸,还有吗?”顾士海一怔,只好道:“没了。”顾昕道:“那回去吧。”顾士海又是一怔,有些倔强地:“你先回去,我再坐会儿。”顾昕嗯的一声,“好,那你自己当心,路灯暗,走得慢些。”

顾士海看儿子的背影,肩膀那里微微拱出一块,上学时写字姿势不对,弄得背有些驼,不够挺拔。那时也顾不到这些,吃饱穿暖就不错了。不像小咏霖,才一岁多就上早教,又是听音乐又是看书,还有形体课,小身子扳过来扭过去。不是现在的爹妈细心,主要是手头宽裕,操心的事又少,便有余地弄这些。换了那些真正有钱有闲的,还不知怎样折腾呢。顾士海又略坐会儿,便踱去二弟家。楼下按了半天门铃,没反应,正要离开,瞥见顾士宏从另一头缓缓走过来,低着头,脸色不大好。叫住他:

“阿宏!”

兄弟俩上楼。冯晓琴带小老虎上英语课去了。冯茜茜加班。顾士宏从冰箱里拿出西瓜,切好端过来,纸巾放在边上,“吃。”顾士海咬一口西瓜,问他:“业委会有事?”他道:“嗯。”顾士海又道:“为了垃圾分类?”顾士宏朝大哥看一眼,笑笑,“阿哥蛮懂经。”顾士海嘿的一声,“最近除了这还有啥事?猜也猜到了。”

业委会近来一直在开会。之前六层以下的居民楼,每个门洞放一只垃圾桶,小高层放两只。现在响应号召,撤桶,集中摆放到某个位置,定时定点定投。问题就在于这个位置不好找。谁都不愿意整片区域的垃圾堆到自家门口。先说是靠近弱电站那里有个空地,适合放桶,旁边业主纷纷跳出来,说不行;再提议放在每两幢楼中间的位置,讲起来也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最西头的业主不肯了,说冬天倒没啥,夏天刮西南风要命,万紫园的房子不是正南正北,阳台其实是偏西南,正好迎风头;索性摆在小区门口,谁都挨不着,又有业主不高兴,说政府倡议垃圾分类,目的不是促狭人,每天倒个垃圾要跑一公里,白相老百姓嘛!物业费又不少交,没道理。还有人建议,索性别撤桶,旁边再加个湿垃圾桶,由物业统一归拢,一样达到分类目的。拉锯了几周,不论什么方案,总有人反对。顾士宏在业主群里发通知,晚上七点,各户都派代表过来,大家组团考察,哪里放桶,哪里撤桶,当场拍板。谁知到了点上,却没来几个人,还是看热闹的阿姨妈妈居多,嘻嘻哈哈。顾士宏也忍不住了,说大家放弃权利,只好实行集中制,还是按原方案,小区东西南北四个门,各设一个投放点,每天早晚两次开放时间,派人测试过了,最多也就是走一刻钟,大家只当散步。刚说完,有人便跳出来,说我关节不好,骨质疏松,走不快,一段路要走一个钟头,走到也过时间了。顾士宏便建议他,多喝牛奶,提早一个钟头出来。又有人说,大家肯定是上班时顺便扔垃圾,走路的倒也算了,麻烦是那些开车的,又不好直接从车窗里扔出去,多半是车停下再奔过去倒垃圾——“高峰时候可以想象会堵成什么样——”顾士宏一想这话也对,便记在本子上,说回头让物业解决,那个点坚决不允许随地停车。群里不断有新问题冒出来,有脾气差的,直接道“谁同意撤桶的,就把垃圾全堆到他家门口,让他处理。垃圾都不让好好倒,还过什么日子”,还有人说风凉话,说不管什么措施,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夜深人静,风衣帽子口罩出来,垃圾飞快一扔,摄像头也抓不住。”顾士宏左支右绌,最后实在吃不消了,贴出市政府关于垃圾分类的公告。“各位,讲到底,这是政府强制执行的命令,不是我自说自话想出来的。帮帮忙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