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秦始皇帝(第2/3页)

“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莫大焉,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乃古之帝王亦所不及。”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故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泰皇!

此话一出,殿中那些还心怀帝号,欲要讨得大王欢心的公卿皆是一惊。

治粟内史王戊双眼大睁,瞪着隗状等人,把自己心中所想的“白帝”之名默默吞回了肚子。

好一群老家伙,自己和府中下吏想了那么久,一直都在“帝”字上打转。

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已经扯到了“皇”上去,而且除了帝号之外,他们还将天子自称什么的全弄出来了,这般齐全的叫法还让人怎么比。

其他诸卿也皱起了眉头,感觉自己心中所想的名号,与这“泰皇”相比,弱了不止一筹的样子。

赵佗眉头一挑,暗道一声果然如此。

那些博士最是熟读经典,知道在上古诸帝之前还有三皇之名,都是传说中神祇圣贤一般的人物。

按照大众的观念,认为越古老的东西越尊贵,故而皇高于帝,帝高于王。

如今他们跳过“帝”字,直接选择“皇”号,却是在格调上要胜“帝”一筹。

怪不得丞相和御史大夫相互通气后,共同认定了这个帝号。

然而帝榻之上,秦王政只是脸色微微颔首,却没有马上决定的意思。

泰皇。

听上去不错。

但对秦王政来说,“皇”这个字太过古老,所称之人更是伏羲、女娲这类传说中的人物,不免显得有些虚无缥缈。

秦国是个务实的国家,秦王政更是个看中实利的人。

相比“皇”字。

“帝”这个在当今时代,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尊号,更符合他的心意,故而所下诏书才会直言“议帝号”三字。

当然,这些都是其次。

真正让他对这个“泰皇”感到不满意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个尊号乃古已有之。

他秦王政平定天下,其功勋大业自上古以来未尝有能匹敌者。

这样伟大的功绩,自是要用独一无二的尊号才行。

他秦王政,是天下间唯一的君王。

他的帝号,也当是天下间独一无二的尊号。

他的帝号,将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故秦王政略一颔首,目光便从饱含期待的两位丞相脸上移过,望着殿中诸臣道:“诸卿可还有他议?”

此话一出,诸位公卿顿时脸露欣喜。

大王并未当场认可“泰皇”之号,证明他们还有机会。

丞相、御史大夫之后,自是以邦尉为尊。

只见王贲开口:“臣认为我大秦以强军征服天下,可用‘武’为尊号,号为‘武帝’,尽展我大秦军威。”

自王贲之后,其他诸卿也纷纷开口献上自己和手下想出来的名号。

白帝、青帝、黑帝……

甚至还有人当场灵机一动,认为秦王政之所以不满意丞相所言的“泰皇”,乃是因为看中了“天皇”一名,忙改掉原本想出来的帝号,尊上“天皇”称号。

秦王政眉头微皱,瞥了那人一眼,见是九卿之一的少府,看其神色,就已经知道对方的想法,心中不由生出不满。

他不喜欢这种耍滑头的人。

“寡人称帝之后,这朝中诸卿也当变一变了,少府之职或当另择贤能。”

秦王政听完诸卿所献帝号后,面容淡漠。

这些帝号,不是古已有之,便是庸俗不堪,真是让人不满啊。

他的目光,最终落到殿中那个一直微笑侍立,静看诸卿献号的年轻人身上。

“大庶长,诸卿皆已言罢,不知你可有为寡人议出帝号。”

殿中诸卿连忙侧首向着赵佗看去。

大殿上的大庶长还有几人,但所有人都知道秦王政叫的是谁。

“此子素来得大王喜爱,不知他能说出什么帝号出来?”

听到大王的呼唤,感觉到诸卿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赵佗就知道,自己是没办法不开口了。

满朝文武,公卿无数,竟然只有他一人知道大王的心意,真是伤脑筋啊。

赵佗朗声道:“臣闻上古三皇者,不过古族首领,其地方不过百里。五帝者,地方亦不过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皆不能制。而今大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此乃三皇五帝亦所不及。”

“臣以为大王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单一皇、帝之号,皆不能与大王功绩相匹,唯有三皇五帝相合,方能追及大王功绩之万一。”

秦王政听到此处,已是心潮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