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又香又甜的甜粽子和鲜香不腻的咸粽子(第2/5页)

卫旬进来猛吸一口气,确实,空调是个伟大的发明。

徐小溪给他倒上一杯凉茶,“坐下来休息一下。”

卫旬接过来也没客气,一口气就给喝完了,放下茶杯,“溪姐,我还给你带了生意过来的,我跟我爸妈说是给你来做房子设计的,他们本来还不相信我的能力,后来说让我给你定过年的腊肉腊肠,我们家生意伙伴很多,还有亲戚,想都送点,听说我小姨家也定了?”

徐小溪点头,“她家定的也不少。”

卫旬直达自家的生意铺的比较大,“我妈安排我说要五千斤,定金都打到我银行卡里,如果你这边产量不够的话,那就有多少给我多少。”

徐小溪想了一下,“回头我跟合伙人算一下,有多少给你多少。”

除去要给超市的,还有提前定下里的,街坊邻居从自己店里要买的这部分一定要先准备够的,邻居们朝夕相处,而且一开始也都是靠他们来买生意才做起来的,人不能忘本,所以一切都先紧着他们来。

卫旬说完这个事情就从包里把图纸拿出来,“溪姐,你看,我根据你给我拍的视频,又把一些小地方改动了一下,整个风格的话还是偏实用主义的,地板跟墙壁的颜色要和谐一些,那个粉刷墙的颜色我能给你调,然后床跟楼梯扶手这些都是木质的,我都找好材料了,不贵也不便宜,价格中等,在预算内。”

他说起来工作的时候超级认真,拍了拍胸脯,“溪姐把工人交给我,都不用管,我还给你一个跟设计图纸上一样的家。”

徐小溪点头,“好,我把钱转给你,你来做。 ”

卫旬想起来赵昭跟自己说的话,说溪姐赚钱不容易,千万别多花冤枉钱,那些什么理想主义都放到一边,往实用主义靠拢,他在这件事情上又学到一个道理,就是以后服务的每位业主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是需要站在业主的焦虑上去考虑这个实际问题,所以他做了一个表,选取性价比最好的来做。

“好,软装的部分溪姐你再跟我说一下你的想法。”

徐小溪坐下来给他讲了起来。

两个人坐在客厅里,尽可能的把事情都沟通清楚,也更仔细一些,为的是能够让硬装软装都满意,前期沟通的长一些,也比后面出问题强。

中午做的是家常饭,烧的番茄疙瘩汤,跟小煎包,韭菜鸡蛋馅的。

卫旬喝了两碗疙瘩汤,小煎包一盘。

徐小溪把联系好的施工队队长的电话给卫旬,也跟队长说以后的事情由他负责。

卫旬把电话打过去以后就开始谈起来各种材料市面上的价格以及备用的东西。

徐小溪在厨房里收拾碗筷,听着他还是很专业的,起码自己是什么都不懂,有个清楚价格的人还是很放心的。

卫旬干起来活风风火火的,丝毫不觉得累,这边说完,就立刻出门骑上自己的电动车,跟人家队长约了建材市场见面。

“溪姐,我走了,你有什么事情随时找我。”

徐小溪嗯了声,还准备在厨房里准备给他装上两瓶冰箱里的酸奶,结果就听到大门关上咚的一声。

下午三四点没啥事做,也不用去店里,徐小溪带着徐池拿着小铲子菜籽番茄苗去了新家里。

楼下赵奶奶跟刘奶奶还有六楼的王姨一起在打扑克,坐在阴凉处,她们上了年纪的人都不太喜欢吹空调,外面这时不时的一阵风吹来觉得比家里舒服。

“打扑克呢?”

赵奶奶看徐小溪手里拿的就是要去新家。

“种菜啊。”

徐小溪买的还有种子,准备去种一些番茄,黄瓜,豆角,荆菜,小葱,蒜,还有小香瓜。

“是呢,这一年估计都不缺菜吃。”她说完又走近蹲下来,“谁家要是有柿子树不要的,也告诉我,我瞅了一下那边的墙边可以种上一颗,石榴树准备种在家门口,还有刘奶奶家的桂花树,一颗就行。”

刘奶奶手里抓着牌,头都没抬。

“你去移吧,我门口那边好几颗呢,桂花树一颗就很香。”

徐小溪笑着应下。

“我过两天就给挖过来。”

这个时间种上什么东西都好活,天气好,浇上水就好。

徐小溪跟徐池慢悠悠的走到新家,钥匙给了卫旬一把,自己留了一把,两边的地早几天就翻好了,今天分一下块,把种子撒上,蒜就是蒜瓣。

“徐池,就这样,按一下,然后土铺盖在上面。”她说着给徐池示范着栽上。

徐池做事情还是很认真的,一个个的按上。

徐小溪在另外一块地种番茄苗,去菜市场人家育出来的,买了两把,底部还有湿泥土,然后外面用一层薄膜给裹上,这样可以防止苗死掉,等到种的时候再一根根的移植出来。

两个人在院子里把这小块地种了一半,剩下的想栽果树,四五点的时候已经很凉快了,风吹着,太阳已经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