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宴请客人,粉丝丸子(上)(第4/5页)

徐小溪坐上车,从兜里掏钥匙,然后就看到手机上显示一条消息,看完略略皱皱眉头,她是看错了吗?一千斤?那是什么概念,一家人吃?都怀疑她多发了一个零,开着车先回家里。

赵奶奶跟刘奶奶在楼下站着一起说话,等到车子走近才发现是徐小溪。

徐小溪骑着车停在她们身边,赵奶奶站在前面门的窗户口往车里面看,看到后面徐淮也在。

“小溪,买的新车啊?我看朱老师家也买了一辆。”

徐小溪笑着点头,“昨天下雪去走亲戚,借了朱老师家的车,觉得很方便,以后下雨冷天,刮风天,都不怕了。”

赵奶奶前后瞅瞅觉得确实不错,她天天都要干活,平常骑电动车,有啥事的还是带个壳的方便,那四轮小汽车又太贵,在县里也不经常开。

徐小溪跟她们寒暄了一会就直接开着车拐弯到胡同里到单元楼下面。

徐淮从车里下来,开始提东西上楼。

徐小溪手机响,显示是赵树志,一只手拿着手机,一只手里还提着一包青菜回家。

“徐老板,我这几天都在找合适的大的养猪场,我可以把原来的那个厂子旁边的地也租下来,直接扩建就行了,大概能养五十头呢,这次预计我养二十头,最多二十五头,差不多。”

赵树志这几天看着手里赚的钱,干活越来越有劲了,趁着年轻能干就是要多赚点钱,投入的越多当然赚的也是越多的。

徐小溪到二楼,自家没关门,把车钥匙也递给徐淮。

“你们俩到楼下把菜都提上来,然后徐淮把电动车停到车棚里。”

徐淮接过来钥匙带着徐池就下楼去。

徐小溪这会才拿着手机到到阳台上去,跟赵树志沟通事情。

“二十头是肯定不够的,刚刚有一个客人给我预定了明年的一千斤。”

赵树志啊了一声,“一千斤?”他震惊的都重复了一遍,“那咋办?”

徐小溪心里有个大概的盘算,“咱们把地先盘大一些,不仅仅要养二十头的,还有我们经过今年的发展,肯定明年的客户要的会更多,先暂定四十头,另外也不着急的,先过年,具体的咱们坐下来开个会来说,还有猪要吃的粮食,还需要去村里地里收购,这些都要先谈好的。”

赵树志听着连连点头,刚刚是又惊又喜,心里也乱了,这么一听徐老板的,是拿定了主意,他太慌了。

“好,好,那过了年再说。”

徐小溪跟他讲定以后挂了电话,又给赵昭发了消息。

“确定吗?一千斤。”

她想着养猪场要弄,食品加工也要做,明年肯定会很忙,但相对应的,养猪场也会拉动徐家村的一些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基本的岗位,那到时候就可以找政府来做一下扶持,压力就没那么大,不过这些都往后提。

徐小溪准备等晚上没啥事,都一步步的写下来,然后查漏补缺。

徐淮跟徐池都把菜都提了上来。

徐小溪脱下来外套,穿上围裙,先把冰箱里的牛肉拿出来解冻,现在卤制上,再泡一夜,差不多就能入味的刚刚好,把鱼要先炸了,上次陈耳东很喜欢吃糖醋鱼,明天他爸妈还要值班,肯定要让他来家里吃饭的,多一双筷子的事情,今天先炸第一遍,明天再复炸一下。

“你们要吃细粉丸子吗?”正巧昨天才拿回来的红薯细粉,用这个来做刚刚好,细粉丸子,再煮个酸汤,丸子酥脆泡进来,这么冷的天中午吃起来刚刚好。

徐淮跟徐池想起来上次做的酸汤小焦鱼了,当然都没什么意见。

徐小溪编起来袖子就开始准备做午饭,既然炸了,也可以炸一些糖糕,萝卜丸子,反正都能放着吃。

萝卜是用青胖白萝卜,切碎挤完水分,跟面粉搅拌在一起,下锅油炸,萝卜是时令菜,又软又新鲜。

徐淮过来到厨房里蹲下来给青萝卜削皮。

徐小溪开始先烫细粉,刚大爷家的细粉是纯纯正正的手工红薯细粉,没加任何添加剂,切一些葱花跟姜备用。

起锅水开,直接下细粉,盖上盖子煮软,然后捞出来过一遍凉水,在筐里控一下水分,切碎放到大盆里,直接加水加面粉搅拌,打上两个鸡蛋,放盐,味精,调味提鲜,要搅拌到能搓成圆球状,但是又不能太硬,不然炸出来的丸子会很瓷实,没有丸子该有的松散感。

萝卜也是同样切碎,放到布里使劲捏一下,把水分都捏出来,再跟细粉一样的步骤。

打锅里烧上油,油温七成就可以直接炸,一只手捏丸子,另外一只手往锅里下,等到丸子定型以后就可以用筷子不定时的翻开。

徐淮跟徐池都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锅里的丸子。

炸细粉丸子很快的,几分钟一锅,徐小溪拿着笊篱把这锅炸的焦脆金黄的捞出来先控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