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酱油炒饭咸香,粒粒分明(第4/5页)

三个人吃完西瓜,秋水就抱着这半个带着她们俩去地里,还拿了两个草帽。

徐小溪给戴上帽子能遮一下太阳。

秋水看着徐老板戴上这草帽,还是很洋气,她本来长的就白白嫩嫩的,一点都没影响气质,她都希望肚子里的孩子能跟徐老板一样就行。

徐小溪发现秋水一直在看自己,转过头笑着疑惑的看她。

秋水笑笑也没解释,“走吧,地就在后面。”

现在农村的家庭条件虽然不知道好不好,但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盖起来了房子,最差的也是平房,现在是秋收季节,村里的路都是政府给拨钱铺的,下雨天也没泥水,这会上面晒的都是玉米,或者棉花,还有大豆。

一路走过去,也没见到几个人,估计都在地里干活。

三个人出了家门口往左走,出了这条路再往右拐,直走过个小桥就到了地里。

赵树志刚刚给超市的电动车装了一车,正在跟超市老板算账,抬头就看到媳妇她们三个过来,挥了挥手。

徐小溪走近才发现,赵树志又黑了,比自己上次见的时候黑很多,而且还瘦了,不用想也是操心很多。

超市老板这边结完账转到赵树志的手机上,也开着自己的三轮车走了。

赵树志身上脏兮兮的,手上还都是泥。

“大娘,徐老板都来了,我这正好忙完,能带你们逛逛了,我先过去洗洗。”说完就先跑到那边的一个小压井旁边,菜园子里经常要浇水,所以就打了一个井,还装了一个小压井,他过去洗洗手又洗洗脸,井水凉丝丝的,洗在脸上很是舒服。

秋水先陪着说话。

赵树志弄完又吃了几块西瓜,就带着他们到了院子北边,种的各种菜。

“这边就都是菜,还有果树,我今天都打算摘了,大娘,徐老板,一会给你们都各自装上一篮子。”

徐小溪看种的辣椒,都结的特别多,番茄跟黄瓜架子,旁边的是豆角,不过现在基本上都不长了,已经要过季节了,下面再种就是要把大棚弄上,属于反季节,冬天来卖还特别贵。

“我们邻居也给了柿子,很多。”

赵树志还是执意要给的,人家有没有是人家的事,自己得做好,徐老板不仅仅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也是他特别敬重的人。

“不行,得带回去,我把石榴这些都给摘了,回去给孩子榨石榴汁喝也行,这边我还养了一些鸡,都没吃过饲料,因为菜园子里的烂菜叶子都够多的了,顶多还抓了几把玉米跟小麦喂过,平日里都到处跑也不管,一会走的时候抓走两只,炖汤喝,有营养。”

徐小溪知道赵树志是个实在人,可这也太多了。

“秋水都怀孕了,多给她补充营养,我开饭馆的,都不缺的。”

秋水领着赵奶奶已经到那边摘花生了,是今天刚刚锄出来的,回家煮花生,放一些大料,做卤水花生吃,又面又有味,特别好吃呢。

赵树志跟徐小溪站在菜园子这边,“徐老板,我还有想法,想等猪出栏了,手里的钱能捣腾出来,就把那边的树林子包下来,养乌鸡,你觉得行吗?”

他现在就是特别想赚钱,多赚钱才能过好日子,媳妇孩子爹娘以后都有保障,反正自己年轻,但他没文化,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所以想问问徐老板。

徐小溪知道他的意思,仔细抬头看了一下,“养乌鸡想法不错,乌鸡的营养价值高,而且市场价格也比普通的鸡要贵,但鸡一旦出笼,就需要有大量需要你货的饭店,我的店可能吃不下,所以你要联系好收货方。”

赵树志明白,他心里有谱,“好,那我这也不着急的,这半年先看看环境。”

徐小溪嗯了一声,也过去那边择花生,坐在马扎上,戴着草帽,看着蓝天,吹着小风,还真是惬意,还去了河里看人捞鱼,一下午是没少玩。

下午四点多,准备回去,赵树志不管不顾的装了一车,把他们都送回去。

徐小溪到家里把东西提回去,看还有时间就又去了店里,把牛肉汤先炖上,这个需要的时间久,然后就开始做豆豉牛肉酱。

黑豆豉是从乡下拿回来的,秋水妈妈做的,徐小溪回去跟赵奶奶说了,赵奶奶就问了赵树志,这个在乡下也不是稀罕物,听说徐老板要,多少都有,而且手艺都很不错,因为家家户户都会做出来当个小咸菜来吃的。

徐小溪还是坚持付了钱的。

热锅烧油,牛肉粒切的会小一些,其实跟麻辣的做法差不多,等到全部熬好,就已经七点多,她关好火,把锅里的牛肉酱盖上盖子,晾晒一晚上就行。

吴意晚上八点半放晚自习,她是下午六点多在学校吃过晚饭的,抱着自己空了的牛肉酱瓶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吃完了,中午一炖,晚饭一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