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小磨香油,传统工艺(第4/5页)

“地址在哪,发我。”@李相同。

李达看了一眼群里的消息,打字回复他,“你也要去?”

尤天只是想旅行放松,国内的很多地方他都去过,还不如选个小城市慢节奏的待待呢。

李相同给他发了位置,“今天过来,明天跟我一起去品尝美食。”

尤天看了一下地址就直接买了从帝都到省里的机票,看样子还要倒很多趟车。

徐小溪晚上是把店里打扫干净锁上门就回家。

何蔷也在家摊子面前,她一般都是要等到学生下了晚自习,还有路过这里的还能多卖点呢。

徐小溪骑着电动车跟她打招呼。

“蔷姐,我先回去了。”

何蔷笑着跟她挥手,“快点回去吧,徐池不是还在家吗?”今天周末,小学生可没晚自习。

这会还没到晚上那会那么冷,日头也没完全落下去,徐小溪骑着车子从乌石胡同出来,往西边走,市场外面的一条街上,这个时候会有散户在摆摊,卖的各种东西,她想着要买点菜,骑着电动车从街这头慢慢的走过去。

老人家自家结的老豆角,一大捆才两块钱,这会深秋的豆角想吃嫩的,只有大棚里有,其他都是老豆角,这一波豆角吃完就彻底把菜秧子都拔了,菜地里要种白菜,埋一些萝卜等着过冬了。

她干脆买了一大捆,回来准备蒸着吃,老豆角丝多,很多人都觉得口感不好,其实回来一根根的摘好,切成小段,跟面粉拌在一起,放在锅里蒸,最后用捣碎的蒜汁来调,只需要放盐跟小磨香油调一下,吃起来很有嚼劲,带着蒜的微微辣味以及芝麻香味,配着小米粥吃,就是最好吃的家常便饭。

前面还有人支个摊子在卖小磨香油,直接就骑着车子过去,逐渐就闻到了浓烈的香味,她判断很是正宗,还真是高手在民间。

其实小磨香油在《神农本草经》有记载过的,用现代化来说就是小磨香油里的很多元素都对身体很有好处,还能预防癌症,促进消化,老年人有肠道问题的可以常吃。

徐小溪停下来看了一下他们的制作,主要选用芝麻,每家制作香油的配方其实都不一样,所以有的做的好的是真的香,有的几乎没什么味道,这就是因手艺方法不同而异。

机器压出来的小磨香油高温会破坏里面香油的营养元素,所以其实现在世面上的小磨香油也都参差不齐,很难买到地道的。

小磨香油也还没有到全国流行的地步,一般还是在北方内陆比较多,比如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这些地方,凉拌菜的必需品,煮上一锅面条,最后也是要滴上两滴的,一锅面条就香的出奇,河南比较出名的马头牛肉,切成薄薄的片,跟大葱切段来凉拌,不用放任何调味料,只浇上香油,说不出来的美味。

徐小溪也是会制作的,她是跟个老师傅学的,不过制作下来很是费劲,这周围不一会就围满了人,她也赶紧掏钱买了二十块钱的,老板用的是一个小小的玻璃瓶装着的。

她买完香油直接拐弯到超市里买了一箱纯牛奶,家里也是缺不了的,买完东西就直接回了家。

徐池跟陈耳东在家里一起看书写作业呢。

徐小溪提着东西回来在楼下看到赵奶奶跟上次来修暖气的王主任说话,打了招呼,“说话呢,王主任,奶奶。”

赵奶奶一眼就看到了徐小溪袋子里的老豆角,“要蒸着吃啊?”

徐小溪点头,“我这买的多,您看您要吗?”

赵奶奶应了下来,“也行,你给我留一点就行,明个早上我蒸着吃,你汪爷爷爱吃蒸的菜。”

徐小溪这边打完招呼就想走,王主任赶紧就叫住了。

“小徐啊,你来来,我有个事想找你一下。”

徐小溪站定,“怎么了?”

王主任听说了小徐自己开了饭店,做的菜老好吃了。

“咱们棉花厂社区跟那边的钢铁厂社区举行一个厨艺友谊赛,你能不能去参加啊。”

徐小溪都没反应过来,看了一眼赵奶奶,“还有这样的比赛呢?”

王主任可是做宣传工作的,在人民群众里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可不是吗?两年比一次,回回输给他们,咱们这社区的都憋屈死了,好不容易来了一个你,你可要帮忙。”

徐小溪主要是有些忙,“那对手呢,对方是谁啊?”

王主任跟赵奶奶对视一眼仔细想了一下,“应该还是去年的方永和,他原先就是我们钢铁厂食堂的厨子,手艺也不错。”

她也是听见赵奶奶一直推荐小徐,其实看她这么年轻也有些打鼓,不过也没事,左不过还是输呗。

徐小溪得看看时间,“怎么比啊?”她从前就是一路比赛到国宴大厨的地位,还在帝都的帝都饭店后厨干过几年,每次比赛还是很紧张的,赛制都很严格,评委也都是各个菜系的传承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