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拔丝苹果外焦里嫩(改)(第2/5页)

柿子馅糯甘甜,而玉米面是带着粗粮的香味,两者放在一起,玉米面中和了熟透柿子的甜味,整个饼煎下来,焦脆香甜,但不腻,反而越吃越香甜。

徐小溪先尝了一小块,有些烫,味道不错。

“徐池,出来吃点东西。”

徐池在看初中的数学书,他知道自己聪明会比别人学得快,所以也不想浪费这个天赋,就想多看看。

“来了。”

徐小溪锅里把玉米面的煎完,就又剥开两个,加面粉来搅拌,放在锅里煎的。

小麦面粉的相对不会那么的焦脆,更加的软糯,吃起来也更甜一些。

“这两个你都尝尝。”

徐池觉得小姨做的都很好吃。

徐小溪还端着给赵奶奶送了一些。

这几天天冷,赵奶奶晚上也很少下去跳舞,在家里打扑克会比较多。

“做的柿子饼,您跟汪爷爷尝尝。”

赵奶奶可喜欢徐小溪了,这孩子有啥好吃的都会想着他们老两口,晚上 回家还时不时的捎东西回来,接过来盘子,转身又到厨房从冰箱里费劲的拿出来一袋子苹果。

“正说呢,有亲戚给送来了两大袋子苹果,我跟你汪爷爷也吃不完。”

徐小溪看到赶紧上前接了一下,“怎么这么多啊?”

装苹果的袋子跟农村上化肥的袋子是差不多大,所以很沉。

赵奶奶哎呦一声,伸手捶捶自己的腰,刚刚还是有些闪到腰,“那个亲戚家里就是种苹果跟梨的,我跟你汪爷爷就爱吃苹果,什么那句话怎么说,一天一个苹果,就远离医生。”

徐小溪听这么说笑了起来。

“说的是。”她两只手努力的提着一袋子苹果到自家家里,然后拿过来菜篮子坐在马扎上,把里面的苹果一个个的挑出来,看看有没有磕着碰着的,这样的分开放,不然容易坏,正忙着就接到了电话。

徐小溪看着手机上的备注,姑姑?原主手机里的通讯录她一个都没改,仔细想了一下,原主爸爸只有一个亲弟弟就是徐二叔,这个姑姑是原主爷爷哥哥的闺女,也就是原主爸爸的堂姐妹,说实话,很久没联系过了,虽然迟疑了一下 ,但还是接了。

“姑姑,有什么事情吗?”

那边听起来也挺热情的,“小溪啊,我有个事想着还是要提醒你一下,就是你爷爷给你爸爸之前认了一个干爹,虽然你爸不在了,但你看你爸那个干爹的闺女的女儿结婚,明天再聚顺斋,你得去一趟把份子钱给随上啊。”

徐小溪开了免提,手机放在地板上,手里倒是还在选苹果,这个亲戚关系实在太过混乱,而且在原主的记忆里压根就没这号人物,很多年都没联系上的人,现在又突然冒出来。

“姑姑,我一个小辈,这么多年没联系,我想也没必要再联系。”而且按道理来说人家结婚,要是想让自己参加婚礼,怎么说也会自己打电话过来才对。

姑姑听见这话就有些不乐意了。

“小溪,这话可不是这么说的,你看看,你年纪轻轻的就跟家里的亲戚都闹掰了,传出去对你的名声也不好,是吧,咱们这个小县城就这么大,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徐小溪听到这话就突然明白她到底是什么意思了,应该是徐二叔没少在背后骂自己,她倒是不在意。

“姑姑,我又不在乎这些虚名,你要是没事我就挂了。”

姑姑怎么觉得徐小溪这孩子咋这么难沟通,说什么都油盐不进,还想再说什么,就听到手机里滴滴的声音。

徐小溪这边已经把电话挂了,原主日子过的最艰难的那些年,这些个亲戚倒是一个都没出来帮忙,但凡出来帮过忙,怎么可能没记忆,她看着手中红彤彤的大苹果,从前从来没这样的烦恼过,毕竟她是个孤儿,现在有这各种各样的亲戚,大概这也是原主不太愿意回到小县城的原因。

江县的秋天很短暂,温度降的很快,特别是过了国庆跟中秋天就跟入冬差不太多,今年的国庆跟中秋挨着,直接放了八天,不过放假之后就要连上七天班,这个叫做调休。

苹果跟梨看起来都是大丰收,店里的菜单可以加个甜品,就做个简单又好吃的拔丝苹果了。

徐家村。

徐二叔正在跟自己的堂姐通电话。

“徐小溪就这么说的?”

徐姑姑嗯了一声,“这丫头怎么这么倔,她现在没爹没妈的,也不怕得罪我们这些长辈,说话是一点面子都不留,真是翅膀硬了,到底是不一样了。”

徐二叔早就领教过了,人看着温温和和的,说话办事一点都不拖泥带水,比他大哥和嫂子都强。

“不过我说也是,你何必跟她过不去呢,她自己在城里弄了个店,还得养俩小的,估计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花,大哥留下来的房子最后看着也要落到两个外人手里,其实那个老房子也不值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