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位神奇的大爷(第2/2页)

徐小溪解释了两句。

“那现在卖面吗?我这早上就伺候这祖宗,还没吃饭呢。”大娘姓郑,夫家姓王,老两口年轻的时候在供电局上班,现在退休就要给儿子儿媳妇看孩子,早上儿子儿媳妇去上班,她忙着照顾孩子,喂孩子吃饭,自己早饭就胡乱塞了两口,现在老头还在家里打扫卫生,洗衣服呢,闻到香气,就饿的肚子咕噜咕噜的叫。

徐小溪点头,“好勒,您先坐。”她又把火打开,把大锅里的牛肉汤盛到煮面的小锅里,汤本来就是温的,很快就开,照旧下上面条,不到十分钟一碗面就出锅。

郑大娘闻到了香味,小孙女似乎也是觉得这碗面香,小手就往桌子上扒拉。

徐小溪看到去拿过来一个小碗放到桌子上。

“太烫,可以给孩子夹一些过来。”

郑大娘哎了一声,嘴里已经在不自觉的吞咽,不过还是先给孩子夹了一筷子放到小碗里,才赶紧自己吃了一口,然后就没再说话。

徐小溪也没事干,接过来那个小碗,蹲下来喂孩子,很意外这个孩子还挺听话的一点都不挑食。

郑大娘也抽空抬头看看自己孩子,居然这么老实,她在家里的时候那是哄了又哄,追在屁股后面。

小姑娘用自己圆圆白白嫩嫩的手指指了指郑大娘大碗里的,“要,要。”有些含糊不清。

郑大娘看着碗里只有汤,她也有些没吃饱,太好吃了,“老板,你再给煮一碗吧,我们俩都没吃饱。”

徐小溪把她桌子上的大碗跟小碗都收走。

“行,煮起来很快的。”

郑大娘抽出来纸巾擦擦嘴,搂着小孙女,“你个小孩子,还知道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啊?”她说完又从自己兜里掏出来手机,“喂,老头子,你来乌石胡同,这有个小餐馆,煮的面非常好吃。”然后就啪的一下把手机给挂了。

“老板,你煮两碗吧,我家距离这里近,走路也就五分钟。”

徐小溪抿着嘴应下来,想着自己这三十碗指不定今天能卖完。

王大爷听到好吃的那走的可快了,家里儿媳妇做饭不好吃,老婆子做饭也不好吃,他自己做饭就更不好吃,全家没人做饭好吃,但他年轻时候又是吃苦受罪过来的,所以平时没啥大志向,老了就爱吃些好吃的,想到这些就命苦,他骑着自己的自行车,果然没用五分钟就到了乌市胡同,往里面一走就发现了新开的店,不用说就应该是这家了。

徐小溪这会也正煮好,盛到两个大白瓷碗里,里面还放了两根青菜搭配上。

王大爷满头是汗,“老婆子,你看,我一猜就是这家店。”

因为这个胡同他都吃遍了,也没什么说特别好吃的,就一般般吧。

郑大娘让他坐下,“你命怪好的,这刚刚做好你就到了。”

王大爷也是习惯被这么怼来怼去的,鼻子一动,就知道这里面有讲究,看着碗里的面条,这老板是个小姑娘刀工这么好,面条切得宽度都整整齐齐的,汤底不是那种熬的浓白,是带着一些清澈见底的,先是喝了一口汤,就知道里面肯定加了老板的独家秘方,一碗面吃完都不带说话的。

郑大娘那碗就吃了半碗,剩下的就都给王大爷吃了。

这顿饭吃的痛快。

王大爷也是这么觉得,他抬头看着上面的小黑板,有个觉得秒极的办法,那就是以后每天三顿饭都在这里吃,只是全都是面。

“老板,你这不准备多做一些?”

徐小溪思考了一下,“大爷,主要是这都是我一个人,而且刚刚开业,生意也不太好,咱们家里的人出来吃的还是在少数的,我需要负担成本。”

王大爷听了这话一拍大腿。

“这有什么难的,你今天准备了多少份面啊?”

“三十份,已经卖出去四份了,您一家吃了三份。”

王大爷一脸的严肃,拿出来自己的手机,因为没戴眼睛,把手机拿的有些远,然后就按着上面的微信聊天页面。

“我跟你们说啊,在乌石胡同这新开了一个餐馆,叫徐记餐馆,做的牛肉手擀面一绝,总共就备了三十份,你们要是来晚了,就没的吃了。”

他语音发出去就一脸的胜券在握,大手一挥。

“老婆子结账。”

郑大娘看着他这个骄傲的样子撇撇嘴,一辈子都这样也是没办法,“老板,我们总共三碗,是四十五?”她说着扫了上面的微信转账过去。

王大爷背着手在这店里看了一圈,“你这店里确实不大,可惜了,我那些老伙计都是退休职工,每个月手里有退休工资,儿女也都成家,他们就一个喜好,琢磨点好吃的。”

作者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