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十级嘲讽(第3/3页)

“可我怎么……

“不好意思,我知道中国早已是缔约国之一,但英国后来有没有加入来着?”

她眉梢微微一挑,轻嗤。

俞承一张斯文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

英国当然没有加入。

一般来讲,发达国家都是各类文物艺术品的非法流入大国,而历史文化悠久又正好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则基本是文物流出国。

英国无疑是前者。

这份公约直接规定了文物返还一类诉讼直接适用文物原属国的法律,而中国、印度之类的国家各自制定的相关法律自然都十分有利于追回被盗文物。

英国作为文物流入大国,怎么可能为自己戴上枷锁?

别说是英国。

美国、法国等国至今也没加入这份公约。

但怎料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文物流入大国也有文物被盗的时候。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国际公约都只在缔约国与缔约国之间生效,英国连签都没签,还想适用国际公约?怕是做梦来得快点吧!

1979年倒是有一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移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简称“巴黎公约”,英国磨磨蹭蹭地在2002年加入了。

可惜这份公约过于简陋。

它只规定了文物被盗国能通过外交手段向文物流入国索还,在法律诉讼上却缺少相关的规定。

外交途径返还?

那能有个屁用。

谁不知道外交有多能扯皮?

大国之间比的就是谁更流氓。

英国连1995年公约都没有签署,大英博物馆里还不知道放着多少中国流入的文物,前两年英国的拍卖行甚至还在公开拍卖圆明园的劫掠文物,中国方面反对申斥都无人搭理,照拍不误。

现在你国文物丢了,要外交途径返还?

对不起。

咱外交部门挺忙的,您且一边儿先歇歇,一帮大佬啥时候忙完了啥时候再来搭理你,甭着急。

程白不用问都能猜到。在英美两国都是签署了1970年巴黎公约的情况下,英国文物被盗不走外交途径索回,还要苦哈哈远赴重洋来中国打跨国官司,明摆着就是在外交部那边吃了一顿闭门羹了,指不定还被那硬邦邦的大门“哐”一声磕掉了一排牙。

真是。

早把公约签了不就完了吗?

弄得现在这凄凄惨惨的劲儿。

能说什么?

就两个字:贱得!

她是不知道对面那位汤森·希德里听得懂多少中文,但在她方才那一番话出口之后,这位已经有些发福的英国律师脸已经拉了下来,一双湛蓝的瞳孔微微缩紧,直直地望着她。

程白表情都没变。

她直接从手边那一堆排开的证据资料里翻出了一份书面申请,递交书记员。然后扯开唇角向对面一笑,明明温和的神情,却好似一咧嘴露出了尖利的獠牙。

“按《民诉法》规定,涉外民事案件的确应该优先适用国际公约。但很遗憾,可适用于此案的公约,英国全部没有加入。

“所以,我方向法院提出申请——

“本案关键交易地点位于意大利,应当适用《意大利民法典》,第三编所有权,第八章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