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大结局(上)流年暗偷换(第4/5页)

也就是说,胤禛根本不可能得知熹妃问她事情的消息,盖因今天她与熹妃是完全的偶遇!

她被胤禛诈了话!

这一瞬,顾怀袖简直恨不能骂自己是头猪,安乐日子过久了,这样的伎俩都没看出来。

半晌没听见顾怀袖回答,胤禛冷冰冰地勾唇:“怎不说话?”

手背上细细的青筋都要冒出来了,还熬着不说话,想必是如今已经想清楚来龙去脉了?

胤禛之前根本什么都没听见,只是进来就发作一通。

天子是什么人?

他有粘杆处,耳目灵通,这些东西顾怀袖一清二楚,也知道胤禛到底有多厉害。她心底有这样的印象,所以在胤禛发作的时候,根本没来得及想他是在诈她。

毕竟,一个主子,一个奴才,实则一直说真话的时候多,假话的时候少。

开口就直接问建储,甚至胤禛还故意略过了前面熹妃问话一节,顾怀袖中招简直轻而易举。

现在看这女人恨得咬牙,又不敢发作,真是让胤禛心里畅快。

“你是聪明,可聪明反被聪明误,天底下聪明的人很多,而你还不如朕。”

皇帝当久了,手段也高明起来了。

有的东西,不在那个位置上学不来。

顾怀袖胸口起伏了一下,又缓缓平息下去,才慢慢抬眼,看胤禛:“熹妃娘娘只说前儿听见件趣事,说皇上又动了匣子,却不知是做了什么,奴才只说您的心思猜不透,旁的一句没说。”

终是乖觉了。

胤禛喝茶的时候,眼底闪动着微光瞧她:“谅你也不知道,更甭说告知熹妃了。”

一句话差点憋得顾怀袖吐出一口血来,她有点内伤。

知道还问她,诈她话,这一位爷也真是……

闲得吃饱了撑的吧?

当然话不敢说出来,可胤禛看得出来。

“熹妃也就是没怎么见过世面,如今协理六宫,才把这眼力见儿渐渐给练出来,以前在府里不过是个格格。她担心乃是寻常事,朕只是加了一道诏书进去罢了……”

其实也不算是什么秘密,胤禛只是前几日病过一回,忽然起了念头而已,加之最近已经考虑好,所以周全之后便写了诏书扔进去。

“你想知道?朕可告诉你。来,小白狗,给朕叫上两声。”

一转眼,胤禛似乎心情又好了一些,弯身下来,伸手朝着跪着的她伸去,勾了勾手,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

这一次不同于以往,顾怀袖心里转着念头,她的确想知道诏书里是什么内容,所以远没有上一次坦然,并不敢抬头。

更何况,她不过是雍正爷一条狗,但是学不来狗叫。

埋头,顾怀袖没理会胤禛那逗小狗的手,不说话。

胤禛脸上笑意渐渐隐没:“跪着冷吗?”

“冷。”顾怀袖老实回答。

“那就继续跪着吧。”

胤禛没丝毫怜香惜玉的意思,就在亭子里坐着,外头宫人们战战兢兢地站着,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地面上确实很冷,即便是顾怀袖穿得厚,也觉得膝盖骨有些疼了,更不用说地底下透出来的寒气。

她这一回是犯了胤禛的忌讳,又被诈了一回话,说什么都是于事无补,索性真的就这样跪着了。

胤禛手里那一盏茶慢慢赫地喝了有一半了,听着外面雪声密了起来,又看一眼炉子里烧得还算旺的炭,才回头看顾怀袖:“你当奴才就要有当奴才的样子,你个刁奴还想骑到主子爷的身上来不成?”

话说完,胤禛不知怎的顿了一下,哂笑一声。

“不过,会咬人的狗不叫,也不枉朕白养了你。”

顾怀袖只生硬道:“谢主子爷抬举。”

“你也只会谢抬举,这辈子都是个不识抬举的。”

胤禛复又冷笑,末了把茶盏朝着桌上一放,动作还是一丝不苟。

“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这回,也让你家张二识识抬举!”

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这一句……

顾怀袖心里跳了一下,又听胤禛道:“军机处之事他功劳甚大,教导皇子们有方,等朕这皇帝大行之后,留他当辅政大臣、配享太庙,受万世香火,算是朕给他这能臣干吏的恩宠,免得回头又有人说朕是个薄情寡义性子……”

说着说着就说了这么多,顾三这刁民还没叫呢,他上赶着作甚?

想着,胤禛便已经起身,袖子一摆道:“起来吧。”

“谢万岁爷恩典。”

顾怀袖想要起身,却发现腿麻了,跪在地上起不来。

走出去三步,眼看着要出亭,外头雪大,胤禛没见她起来,回头一看便是讥讽:“苏培盛,扶她出来,没用的东西!”

苏培盛听见吩咐一个激灵,连忙进来了,把顾怀袖给扶起来,心里还没琢磨出这“没用的东西”到底骂的是谁,便看顾怀袖脸色都有些发白了,似乎是腿疼。再一回看,胤禛已经出去了,之前胤禛的吩咐是把人给扶出去,上下天光还有宴会,不能待在这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