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又玠(第2/3页)

更何况,不管沈恙怎么坏,他儿子总是无辜。

如今眼看着张廷玉与沈恙就要斗个你死我活,这个体弱多病的孩子……

这会儿,顾怀袖倒是想着想起四阿哥说的了。

没想到你顾三,还有一副菩萨心肠?

她的的确确有那么一瞬间的心软,对着取哥儿,可沈恙此人已然是罪大恶极,该死。

父亲跟儿子分开看,人人都会这么说,可真正能分开的又有几个人?

园子里的丫鬟们开始端菜上来,顾怀袖便坐好了,也不再说话。

今天张廷玉不能来,只带了给李卫的字,前厅里的男人们都等着李卫上来呢。

李卫这几年在扬州江宁苏州几地来回地跑生意,可以说是风生水起,风头也很劲,谁都知道他怎么也该是下一个钟恒。至于下一个沈恙……

众人的目光忍不住朝着刚刚走进来的取哥儿看去,虽只有十岁,可看着已经跟个大人差不多,最近一年身子倒是好了不少。

他脸色一如既往地带着微白,唇边挂笑,腰上悬着一把雕工精致的玉算盘,进来给诸人见过礼之后,便在沈恙那一桌坐下了。

沈恙从外面来,取哥儿却是从园子里面进的。

父子两个见了面,却是取哥儿先问:“父亲办好行宫那边的事情了?”

沈恙竖了个手指,江宁织造那边修缮行宫,还是沈恙这边牵头,让盐商们给的银钱,为的不就是讨皇帝一个欢心吗?今天刚刚去织造府见了曹老爷,这会儿才赶着回来参加李卫的生辰礼。

这生辰礼,还是沈恙给提出来办的,现在也是热热闹闹,给李卫做面子。

毕竟这几年,李卫是他手底下年纪最轻,冒头最快,本事最长进的。

虽处理事情还不如钟恒圆滑老练,可渐渐已经能得个中关窍,也算是迈上了正途,过不了多久,沈恙就能把手底下一些大的盘子放给李卫了。

官场上,当官的提拔后辈,那叫做收“门生”。

到了商场上,沈恙他们这种收人给自己办事,又给人做脸面的,也附庸风雅叫“收门人”。只是人家叫老先生,他们叫“老板”罢了。

李卫出于沈恙之门,李卫风光那就是沈恙风光。

李卫见了沈恙,恭恭敬敬喊一声“沈老板好”,就被李卫按着坐了回去:“今儿你是寿星,我刚进来的时候,接着了旁人给的一副帖子,古人云男子二十而冠,今日也算是你的冠礼。我们生意人没那么多的讲究,不过规矩在这里,给你取字的可是一位大儒了。”

大儒?

一个商人家能请来什么大儒?

众人都好奇了起来,不过沈恙是手段通天,能通过江宁织造府直接给皇上献好,可见这人本事不小。

现在沈恙敢说自己请了大儒给李卫这穷小子取字,怕也没有胡说八道。

沈恙只叫人将字帖往堂上一挂,先看那字已然是一惊,后看帖子末的落款,又是起起倒吸一口凉气。

李卫,字又玠。

取字人则是张廷玉!

这不是朝廷命官吗?还是去年京城里会试的总裁官,声明早传到了大江南北!

取哥儿见了也是一怔,父亲怎的先没跟他说?

“钟先生,这……”

钟恒上前提醒道:“哥儿忘了,李卫他干娘是张二夫人,这会儿正赶上皇上南巡,也来了。只是张二爷碍于身份不好出面,只叫二夫人带了一副字帖来给小卫爷撑场面,这会儿不正风光着吗?”

“可我曾听说,父亲跟张大人似乎不和吧?”

取哥儿顿时觉得这事情很是奇妙,因着一个李卫,如今大家都上来给他做面子。

就像是开蒙能请一个进士是很风光的事情一样,取字的大多都是家中的长辈,李卫无父无母,好歹叫张廷玉一声“干爹”,由张廷玉给他取字,自然再合适不过。

可张廷玉是什么人?

状元郎,总裁官。

商人们愿意豪掷千金,请个翰林来家中吃饭,交换名帖,可他们即便是散尽万金,也不一定能请来一个状元登门拜访。

一时之间,一张小小的字帖,竟然引来了诸人观摩。

沈恙只在一旁笑看着不言语,他一挥手叫人抬来了苏州那边送回来的账本,堆在了翘头案上,指着道:“往后这些账本,都给李卫管着吧。”

于是一瞬间,所有人的议论都止住了,用一种难以置信的目光看着沈恙。

沈恙以布起家,却将苏州直接扔给了李卫,这哪里是抬举,分明都要当成儿子来养了啊!

李卫自己也是受宠若惊,他忙道:“沈爷,李卫还没这个本事,您这……”

“我抬举你,别不识好歹。”

沈恙惯是个不给人面子的,说着只晃了晃手里的酒杯。

“你如今的本事,大家都看在眼底,帮沈爷管着这边的生意,也免得人说我刻薄你。风里来雨里去这许多年,也该成个家,没生意没产业,拿什么成家?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