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猪肝补血(第3/4页)

十四爷乃是四爷的亲兄弟,却跟八阿哥走得很近,更是离奇了……

皇家的关系啊,错综复杂得厉害。

若是太子这么一倒,下一个被立为太子的又是谁呢?

张廷玉眯着眼,“且让太子无知无觉,一步一步触着皇帝的底线,终会逼得他废太子的……”

顾怀袖不说话了,只道:“睡吧。”

张廷玉点点头,也闭上了眼。

次日早朝过后,众人照旧在南书房议事。

张廷玉手里有两本折子,一本厚厚的,乃是整个翰林院庶吉士以上者的检讨、修编、修撰等的名单,另外薄薄的一本,则是他提荐的各省乡试主副考官的名单。

李光地感慨地看着张廷玉,只道:“当年跟我一起拟名单的,乃是你老父亲,你如今才踏入官场不过两年,竟然就混到了你父亲三十几年走的位置上……长江后浪推前浪,终究还是你们能耐了。”

张廷玉垂首拱手道:“李老大人谬赞,廷玉受之甚愧,不过沾着父兄余荫,恬居此位罢了。此乃今年各省乡试考官的提荐名册,还请李老大人过目。”

闻言,李光地伸手接过。

他将折子打开,长长的一沓名单,主考官一人,同考官两人,乡试会试的房官不算。

近百人的名字写在上头,李光地一一地看过去,扫过年羹尧的时候根本没有停顿。

他最后只叉掉了两个名字,道:“这二人曾被皇上训斥过,断不能上。余者没有问题,过三日便考差,过了的都派出去,考差的考题依旧从南书房这里出。我将名单面呈给皇上,你辛苦了。”

“多谢李老大人提点了。”

这些被张廷玉提上去的人,学识应当都是没问题的,可毕竟张廷玉在皇帝身边的时间不如李光地多,对皇帝的好恶知悉得不够清楚,因而有疏漏。如今李光地将这二人的名字涂掉,乃是提携着他,张廷玉又不是不是好歹,对李光地自然是敬重有加。

李光地看张廷玉,却觉得这样的人确实是难得。

高中状元入翰林院与那些同进士出身的人一起习清书,不骄不躁地熬着,终于熬出了头,如今一入职便是重臣,迅速得到皇帝的信任,可仍然不见他有任何的浮躁与高傲,始终虚怀若谷,这气度胸襟与韬略见识,俨然他日宰辅之相了。

五月初,考差结束,年羹尧外放四川省乡试主考官,即日赴任。

在一大堆的乡试考官人员名单之中,独独没有张廷玉。

原本李光地以为皇帝会放个最要紧的顺天乡试主考官给他,不曾想竟然什么也没有。

张廷玉还是四品的南书房行走,顿时让朝中众人猜测不已,都有些摸不清皇帝是怎么想的。

只有张廷玉自个儿明白,当初在宫里说过那些话,皇帝自然厌恶他。

一面倚重张廷玉的才能,一面又要压着他,好教他知道皇帝的本事。

张廷玉规规矩矩地听候着差遣,等九月里各省乡试都过了,新一轮的朝堂风云便来了——

康熙四十四年,乡试结束,朝廷里为着让谁担任明年会试总裁官而挣破了头。

太子爷,八阿哥,大阿哥……

各自提出了各自的人选。

八爷胤禩在江南士林之中多有贤名,他极力举荐自己一党的人,好笼络住今科士子,毕竟翰林院之中就多的是他的人,没人会嫌自己的势力大。

而四阿哥胤禛就跟看戏一样,冷眼瞧着众人争来争去,在旁边一语不发。

为着谁当会试总裁官的事情,康熙看着朝堂下面唱了好几日的大戏,今日这个大臣出来说谁谁谁好,明日那个大臣出来说谁谁谁决不可担任总裁官……一个又一个人,就在康熙眼皮子底下蹦跶。

他看着这些人蹦跶了几十年,蹦跶的人也换了一批又一批,总有那么几个眼熟的,却都还是不爱蹦跶的。

于是康熙随口就问了:“李光地啊,要不你去吧?”

满朝文武刚刚还争论得激烈,这会儿全都跟被打了一巴掌一样。

又是李光地?

这老头子多大年纪了,都老眼昏花了!

要紧的是谁都知道李光地是个皇帝党!他当总裁官,连各自妥协争夺的机会都没有!

不成,不成,李光地不成!

立刻就有无数人委婉地说李光地已经当过许多次了,还有李光地年纪也大了……

众多说辞可谓是天花乱坠,贬低李光地的同时就将自己准备的人选给抛出来。

只可怜李光地这么大把年纪了,竟然还要被这些人拉出来跟后生们比较,听了这些人的话,李光地也只能摇摇头叹着气,这都是个什么事儿啊!

娘的,有你们这样骂人的吗?

敢骂我老李?

有你们好看!

李光地老小子,他早把皇帝的心思给琢磨了个透,这会儿老神在在地,故意没说话,等那些个虾兵蟹将、牛鬼蛇神都蹦跶得差不多了,李光地才清了清嗓子:“启奏皇上,诚如诸位大人所言,老臣深受皇恩,多次主持会试,如今已是两眼昏花,难保不再出个姜宸英案来。所以,还请皇上收回成命,另谋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