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醉扶归(第2/4页)

可是是非听着,那种手指指尖都跟着发冷的感觉就出来了。

是非甚至能在这一片黑暗之中想象到唐时的表情,眼中一片平静和睿智,又有精光掠过,满含着推衍,仿佛胸有成竹,又运筹帷幄,把天下大事尽皆装入胸中,一步一步从容不迫,将这一个局,逐渐地抽丝剥茧,得出他想要的得到。

正如那石壁上刻着的话,布了一个局,再破掉,于是万千烦恼迎刃而解。

所有的线索,都像是圆珠一样,串联了起来。

唐时的声音,像是水里浮动着的暗光,有一种捉摸不定的恍惚感。

“六十甲子之前,枯叶禅师将殷姜封印于折难盒,在此之前,九尾天狐蓝姬与殷姜决裂,殷姜为情所困,枯叶为情所扰。折难盒折难,所以封印殷姜,但是殷姜即便是脱出折难盒,按照之前蓝姬所言,也应该有一丝神魂留存在盒中,不会神魂俱灭。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殷姜完全消失。”

“所以,最大的问题,便在这里。”

“枯叶禅师早先是封印映月井之人,后来才交由道魔两修封印,然而他因情入魔,曾在苍山后山发现那些被人镌刻上去的字迹。于是改变原来的某一种念头,虽已经殒身,可却凭借神魂之念,。回到小自在天,再镇东海罪渊。”

到此为止,其实一切都没有什么偏差。

只是因为唐时接触的一些东西,毕竟不如是非多,不能完全推出结果来。

所以是非终于道:“枯叶禅师封印映月井,不错;因情入魔,不错;殒身后再填罪渊,不错。”

只是枯叶禅师并非只去了苍山后山一次。

他早年与殷姜有旧情,封印了映月井之后曾去过一次,看见了壁上所刻之言,于是骇然,同时入魔。因为这一块石板上的言语,他知道了这天地之大局,那时他只为这一局所骇,心中生出许多同杜霜天一样的不甘来。

入魔更深,不过转瞬弹指。

他封殷姜于折难盒之后,却无意之间再次来到苍山,这个时候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也是这一件事,令枯叶禅师,改了主意。”

是非手指缓缓拨动着那一串手珠,一颗,一颗,声音细碎,在他停下叙述之后,便格外响亮起来。

唐时想象着当年的场景,听他停住不说,便问道:“是何事?”

“那石壁之上的字迹,并不完整,在枯叶禅师第一次看到的时候,便被人抹去过最后几句。”

是非这么一说,唐时一下想起来,这种把戏,他很熟悉——当初在小荒十八境之会的时候,唐时曾跟尹吹雪斗法,尤其是过剑冢那一节。

石碑之上原本有几句完整的话,第一个进去的尹吹雪抹去了一句,第二个进去的自己的也抹去了一句。石碑能刻字的地方也就那么一点,所以石壁上也是能够瞧出端倪的。

这个时候,唐时便想起来,很熟悉这样伎俩的自己,在看到那石壁之上刻字的第一眼,没有看出任何异样来——也就是说……

“所以第二次,枯叶禅师到的时候,便已经恢复了那石壁之上的字迹,看了个清清楚楚,于是又改了主意吗?”

话音刚落,他脑海之中电光火石地闪过之前蓝姬说话时候的表情!

殷姜——改主意,是针对殷姜!

之前枯叶禅师已经封印了殷姜,折难盒乃是为殷姜折难,可在折难盒之后,里面空无一物,不是殷姜已经消失,便是她已经凭借自己的力量脱出折难盒。

这两个,哪一个都不是好的猜测。

枯叶禅师的折难盒,有问题。

他第二次,没有为殷姜折难,而是真正地封印了殷姜!

他这想法,来得太过离奇,甚至没有任何的根据和来由,只是这样一想。

可是是非手指却是一顿,道:“枯叶禅师坐化于石壁之前,燃神魂之力归于小自在天,改封印,杀殷姜,投折难盒于苦海无边境,意欲使之远离枢隐,终究阴差阳错,又回了这天地大局。”

折难盒经由唐时,重新回到枢隐星的。

现在想来,唐时竟然觉得背后发凉。

借折难盒杀殷姜的枯叶禅师,最终却没能杀人。

初次见到殷姜的时候,她还念着旧情,是完全不知道吗?

——不,更可能的是,自我催眠。

唐时嘴唇抿紧,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些事情。

他道:“这样说来,果真是她了。我当初到洗墨阁时,便带着折难盒,那个时候杜霜天应当……不……”

之前的推测错了,杜霜天是从别处得知的天地大局之事,也就是苍山秘洞;可他遇到殷姜,应该是在洗墨阁遇到唐时的时候,对于杜霜天来说,他真正参与到这个局中,便是那个时候的事情。

修为恰好下跌,又忽然之间窜上来,时间是大体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