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第2/2页)

钟嬷嬷见张子畅进来,便行礼告退。

罗文茵见张子畅好端端的,先是松口气,接着不由自主拥住他,把头埋进他胸口。

张子畅有些意外罗文茵的主动,笑吟吟问道:“朕才离开一会儿,这就想朕了?”

罗文茵欲待张口说赵太后可能有所行动,一时又想起自己不过推测,并没有证据,想了想便忍下了,只低声道:“皇上若过去太后娘娘殿内,可否答应我,不要试药?”

张子畅怔一怔,问道:“茵儿为何这样说?是有人提及什么了吗?”

罗文茵叹道:“却是适才突然打了一个盹,梦见皇上侍疾,为太后娘娘试药,结果那药却有毒。”

张子畅一听失笑,拥住罗文茵道:“茵儿不须忧心,母后近来所服的药,皆是御医亲手所煎,亲自端至母后床前,除非御医不要九族了,否则哪敢下毒?”

罗文茵脱口道:“哪若是太后娘娘自己下毒呢?”

张子畅闻言,脸色微变,隔一会道:“母后不致如此。朕虽不是她亲生儿子,总归是她苦心养育大的。”

他没有再说下去,微微闭眼,眉心蹙起。

罗文茵抚抚他的眉心,低声道:“皇上明儿过去侍疾,带了我同行可好?做了这样的梦,我总归不能放心让皇上自己过去寿春殿。”

张子畅拉下罗文茵的手,扳着她的手指,一根一根轻轻细抚,低声道:“好。”

第二日,罗文茵挣扎着起了一个大早,陪着张子畅过去寿春殿,一进殿,见赵太后躺在床上起不来,一脸腊黄,赵嬷嬷诸人守在床边忙忙碌碌,御医轮值,殿内全是药味,一时却又恍神,莫非一切是自己疑心而已?

因殿内药味太重,她站了一会却有些想呕吐,一时只忍着。

张子畅一回头,见她脸色不好,便交代殿内诸人小心侍候,这才带着罗文茵出殿。

一出了殿,张子畅便低声道:“茵儿,母后病成这样,就算想如何,也有心无力了。且朕也放了人在寿春殿内中,若有异动,朕也能知道的。”

罗文茵犹自不放心,轻轻道:“皇上答应我,不要试药!”

张子畅点头,抚抚罗文茵的头发道:“寿春殿内药味重,茵儿有孕,嗅着这些味儿对胎儿不好,以后莫要跟来了。”

罗文茵点点头。

两人正说话,却有一位公公过来禀道:“皇上,宫外有人揭榜,自称是民间名医,想进宫给太后娘娘诊脉开药。”

张子畅一听道:“请了人进来,让他和御医一道诊脉,开的药方交与御医,御医若认为可一试,便试一试。”

说完带着罗文茵回养心殿。

接下来两日,罗文茵打听寿春殿的消息,小桂子来禀道:“娘娘,前两日进宫那名民间名医,还真的有一手,听闻太后娘娘服了他的药之后,今儿却有了精神,已能坐起来了。”

罗文茵惊讶道:“真是高手在民间?”

正说着,人报钟嬷嬷来了,小桂子忙告退。

罗文茵待钟嬷嬷进殿,便挥退了殿内其它人。

钟嬷嬷上前,压着声音道:“皇贵妃娘娘,前两日进宫那名民间名医,有些问题。”

“今早,我亲自给寿春殿送衣服,一进殿,恰好撞见那个民间名医给太后娘娘诊脉。那人伸手时,袖角卷起,露出里面一截衣袖,那衣袖绣了药草纹。”

“若是别的人见了,定然不知道那药草纹代表了什么。”

“恰好我是知道的。”

“那药草纹,是赵氏坐位时,宫内一位李姓御医家族的标志。”

罗文茵听到这里,问道:“你是认为,这位民间名医,是赵氏坐位时宫内御医的后代?”

钟嬷嬷点点头。

罗文茵恍然道:“怪道说医术高超,太后娘娘服用他开的药后,才两天就有起色。”

钟嬷嬷又补充道:“我早前听宫中老宫女闲聊,可是提过,这位李御医,曾得罪过宫中嫔妃,是太后娘娘当时救了他一命。”

罗文茵手指在椅背上轻叩,这两天,得跟着皇上过去寿春殿才能放心了。

寿春殿内,御医给赵太后诊脉,讶然道:“李大夫果然高手,才两日功夫,就让太后娘娘有了起色。我等自愧不如!”

待御医下去,赵嬷嬷扶着赵太后坐起来,眼眶有点湿意,小声问道:“太后娘娘觉得如何?”

赵嬷嬷心下全是哀伤,太后娘娘服用李大夫的药丸后,虽提了神,但李大夫也说了,如此一来,太后娘娘的寿命却缩短了,就是这几日之间。

赵太后环顾一下殿内,见别的人皆已退下去了,便道:“强弩之末,须得李大夫妙手,才能回光,让哀家有精力做最后一件事。”

“今晚,待皇帝过来,最后这碗药,须得让他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