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鱼儿上钩,超导反转!(第3/5页)

但仔细一想,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逐日资本疯狂爆买20个品种,其中有炒作的股票。

但也有一些是真的是正儿八经的投资一家公司且长期持有,绝对不是险资那种“快进快出”的投机操作,资金规模上去了哪能随便乱动?

现在慌得一比的人。

看到这一消息之后必然会立刻打消惊慌失措的念头,放心的让公司复牌了。

原因很简单,逐日资本再有钱难道能同时吃下20个上市公司?

而且里面一大票重仓的股票都是纳斯达克的权重大蓝筹,翻开逐日的投资组合一看,什么苹果、谷歌、英伟达集团等等,动不动就是千亿几千亿市场的大票。

把这些公司都收购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逐日也不怕撑死?

所以结论不言而喻,这一轮主动投入超导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市场,逐日资本是真的重仓且长期持有这些上市公司。

看好他们,是正儿八经的长期战略财务价值投资,而不是快进快出的投机。

这下肯定是放心了,但炒作超导概念的投资者看到这两大利空消息绝对是感觉全身凉凉,要抢跑了。

……

周六,逐日资本发布了纳斯达克史上最强的超导公告,震惊了整个资本市场。

表面上看,逐日资本这是要搞事情的意思,逐日资本就在周末整个这么大的活儿出来?

在同一时间投入超导等20只股票,这在国内资本市场都是前所未有的罕见现象,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先例。

大家也发现逐日资本这一波高调超导行为并没有达到强制触发超导机制,除了伊立股份之外,大多数都是刚刚快要接近5%却有差一点。

投资者们直呼好家伙,这个周末曝出的消息有点刺激,绝对是超乎意料,逐日资本居然偷偷的在六月份于二级市场爆买了100亿美元左右。

各种分析解读层出不穷,股民们也是热议不断,各种分析。

“太骚了,逐日狂扫100多个亿啊,原来尼玛最开始的股份只是开胃菜?”

“是我格局小了……”

“在二级市场建仓20只个股,基本上是清一色的蓝筹,有电气股、高分子材料组、储能都跟其他企业一起嘛。”

“科技股……能想到的主流板块都有,我擦这是要打造什么擦股。”

“强烈华尔街金融时报女对逐日公布的信息编辑一个指数进行跟踪!”

“明天超导起飞!”

“我建仓完毕,快来抬轿子,韭菜们!……”

“这么跟踪有点意思,不过有点不太合适,毕竟不是真正的指数,鬼知道逐日资本什么时候减持跑路?”

“应该不会吧,公告内容不是说了,不排除未来继续增持的可能,还有别忘了他们只是爆买了100多个亿,逐日手里应该还有资金没进场呢。”

“也是,这么大夸张的资金规模除了进超导,好像也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的,总不能去炒垃圾股吧,小资金还行这么大的资金量明显不可能。”

“问题是,逐日选择的这20只一二线的蓝筹真的就好么?比如银行那么多为啥就选昭商、宁博和平安这三个银行?”

“好了,超导概念要起飞了,逐日投资可没有失手过。”

“逐日这波超导和险资超导有根本性的区别,他们明显是要走长期战略价值投资的路线,分散到20个品种的投资组合矩阵,明显是没有想要集中力量去恶意并购一家公司的意思。”

“我觉得逐日投资的这20只股票可以好好研究,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模板,逐日敢爆买它们肯定是有过专业的调研分析最终才会选择下注押宝。”

……

逐日爆买的20个品种,在其中一些标的之中的投资者看到周末这一消息都颇为振奋。

原来逐日这家投资机构重仓了,这显然是个实打实的重大利好消息。

明牌之后,市场的其它投资者或机构也都对逐日20进行了特别的研究和调研,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逐日资本的为什么选择他们!

周末。

某投资机构,该机构投研部一批分析师正在会议室里研讨。

“逐日资本公布的20个超导概念股票,研究了一整宿,坦率讲大部分我看不懂选择它们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说着,这名三十多岁的分析师旋即精神一抖擞,颇为兴奋的说道:“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我觉得我看懂了他出了超导概念意外,其中选择银行板块的逻辑。”

“你这么一说,我也挺好奇的,银行股作为纳斯达克市场压舱石一般的存在,那么多家银行,为什么选择这家银行?”

之前那名分析师旋即环顾一众同事说道:

“昨晚我仔细比对了国内所有银行的数据,发现正好就这三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其中M国富国银行最低,只有0.76,而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也名列前茅,其中M国富国银行超过了500%的拨备率,经过了一番仔细的研究比对,我得出的结论是国内这么多家银行股,除了这三个银行,别的都没法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