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陈道俊大获全胜(第3/12页)

他们在大惑不解的同时,也深深地为香江府捏了一把冷汗。

果不其然,在对香江府救市行为做出一番表态之后,其他的机构和有威望的个人纷纷跟进,对香江府展开了如同潮水般的批评。

《华尔街日报》以大篇幅的文章批评香江府的救市行为,其标题更为耸人听闻:“香江犯了一个大错!”

而比较专业的金融机构都第一时间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报告。

三个机构的报告页数加起来高达48张。

在这篇报告当中,分析师们一致认为:香江府的行为是“孤注一掷”,和D博毫无区别。

如果香江府最终失败,不仅会把香江人的血汗钱拱手相送给国际炒家,还会因此丧失货币保卫的主动权,甚至还有可能致使联系汇率制度最终失守。

还有知名的专家称:“香江府入市干预,开创了一个极为恶劣的先河,其后果可能是无穷的,即便香江府最终能够击败国际炒家,但香江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因此受损,投资者也会因为这种既制定游戏、又参与游戏的行为而被吓跑,长此以往,香江必将因为今天的决策而受到巨大伤害……”

就这的言论还算是中肯,但另外一位经济学家发言就毫不客气了。

他直指香江府当中应当有人对此负责,甚至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他建议道:“香江府应该尽快解雇做出此决议的高官,向市场释放出积极的讯息,以修正之前犯下的错误。”

当然,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很多经济学家对香江的救市行为展开了批评,但有的只是纯粹的学术坚持,有的就如同《华尔街日报》一样不怀好意。

一时间,批评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而且大多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或者机构,这让做决策的今司长顿时感到压力倍增。

尽管这些批评声并不能改变什么,但当天另一个新闻,就让香江府真的感到棘手了!

早间,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就暗示,可能会降低香江外汇主权评级。

他们宣称,由于香江府入市干预香江股市与期货市场,改变了香江的外汇储备结构,从而增加了保卫港元汇率的风险,削弱了香江府的财政支持能力。

标准普尔暗示可能将本港的长期外汇及短期外汇评级分别由a+和a1+降至a和a1,同时也会将港元长期评级由a-降至a+,将港元短期评级由a1+降至a1,长期评级展望则可能转为负面。

标准普尔同时还暗示,如果港元的联系汇率动摇,或者香江府的行动进一步削减对港元的财政支持的话,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再次调低香江的评级。

如果说之前的名人、专家的批评还可以当做是学术研讨的话,那么现在评级机构的威胁就是一把利剑,直接架在了香江府的脖子上。

因为债务、信用、货币等标的物的等级下降,接下来就面临着融资、违约和信心等一系列的风险,最终会影响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然,既然有批评,也就同样有支持的声音。

以华夏、香江本土为首的一批金融家、富豪、经济学家和普通市民等就对香江府的救市行为表示出了热烈的欢迎。

霍老公开表示,他本人完全支持香江府的做法,但不评论这件事到底是对还是错。

“我们别无选择!”在采访中,他这么说道。

在采访中他同时还透露,自己并没有将手头上的股票借出去一手,过去没有沽空、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

而曹标则主动接受记者采访表示,香江府之所以悍然出手,完全是因为国际炒家兴风作浪,搅乱了香江正常的金融秩序,所以香江府有必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他同时还表示,香江府的行为来得太迟,应该早点出手。

更有匿名评论员在报纸上写道:“当今世界,纯粹以自由市场原则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头脑中和教科书上,政府入市干预本来就是非常措施,难免会令外界一些人对香江的金融市场运作产生疑虑,令香江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所失色!”

文章结尾有个转折:“但香江府这么做也是‘两害取其轻’,尽管M国政府口口声声赞扬人港币坚守不败,但在香江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的国际炒家却有相当一部分是M资背景,谁知道关键时刻M国会支持香江一把,还是反过来推香江一把……”

……

“报纸上真热闹啊!”朴昌浩扔下一份报纸,感叹得直摇头。

“这件事的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太热闹了!”

辛之助接过报纸。从头到尾地仔细看了一遍后。这才一咧嘴,笑嘻嘻地对刚进门的陈道俊说道:“老板,你替他们分担了多少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