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人生中第一家公司,逐日!(第2/2页)

于是,接下来就像日常闲聊一样,他们一见面就开始热烈讨论如何将100亿韩元(大约1500万美元)投资到哪里。

在他们的谈话中,IBM、英特尔、李维斯、耐克、3M等世界级企业的名字都冒了出来,唯一的女性基金经理强烈推荐了微软。

但陈道俊仔细听了一会,发现苹果的名字没有被提及。

嗯,很自然,苹果的股票,目前没有任何从 1美元大关上涨的迹象。

看着他们热情洋溢的模样,姜胜宇一句话消灭了他们的热情。

“老板的钱是根据顺阳集团内部信息,从M国反向投资回寒国,而不是投资M国公司。”

姜胜宇的话一出,四个基金经理脸色明显有些失望。

他们可不是为了投资寒国而退出原公司的。

然而陈道俊却开口说道:“抱歉,刚和你们见面就聊工作的事情,但我想让大家帮我去调查一个公司。”

“这是我们公司将首先投资的地方。”

“什么?!”

姜胜宇一惊。

“调查?”

“什么公司?”

其余几个人小声讨论着。

“你看起来干劲十足啊,行吧,是什么公司来着?”

姜胜宇伸出食指刮着左脸,好奇的问道。

陈道俊缓缓吐出名字:“迈克尔·戴尔!”

“迈克尔·戴尔?”

“戴尔?戴尔公司?!”

显然,大家都有些吃惊。

“对,这就是我们要投资的第一家公司!”

陈道俊仔细观察了包括姜胜宇在内的五人的面部表情。

姜胜宇一脸疑惑。

他还以为陈道俊不太了解M国的情况。

认为自己一定是在寒国住了太久了,不知道行情。

四个基金经理的反应各不相同。

有摇头表示迷茫的人。

有开始认真思考的人。

更不乏惊讶的人。

反应最直接的是那个金发女人。

“这……您怎么知道的……”

她看着陈道俊,结结巴巴地问道,然后把目光转向了姜胜宇。

已经知道他们在问什么的姜胜宇急切地说。

“道俊,你怎么知道戴尔电脑?”

陈道俊笑了,他心想,怎么知道,我用过就知道!

当然,这话肯定不能说出来。

“我不是跟你说过吗?那个在 12岁时靠卖邮票赚了 2000美元并在高中时通过订阅报纸发了财的人,那个人就是迈克尔·戴尔。”

“啊……!”

姜胜宇打了个响指,好像想起了他跟陈道俊的谈话。

于是陈道俊简单介绍了一下戴尔的生平事迹。

出生于 1965年的迈克尔戴尔,从小就展现出了商业头脑。

他父亲是集邮爱好者,戴尔发现邮票交易是通过拍卖进行的,而且拍卖经纪人收取高额费用。

从那时起,戴尔拜访多位集邮家,列出了他们想买卖的邮票清单,甚至用他在中餐厅服务赚到的钱在杂志上做广告。

最后,戴尔通过绕过拍卖会的佣金,直接促成买卖双方集邮需求而成为邮票经销商。

那时他年仅12岁。

在高中时期,戴尔他认识到当时的报纸订阅业务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

于是创立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电话销售报纸订阅,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并获得了可观的利润。

当年他获得的美元高达 18000美元。

这比一个高中老师的工资还多,戴尔用这笔钱买了一辆宝马。

简化流通环节,集约营销。

这个经历再次证明了他对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的敏感度,为他日后创建戴尔公司和改变个人电脑行业奠定了基础。

姜胜宇还是有些不理解:“这个人确实不赖,那你现在是仅凭他儿时的经历就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吗?”

陈道俊肯定的点点头:

“他即使没有像我一样的财阀爷爷,在我这个年纪也已经开始赚钱了,我看好他的未来,这个人能赚大钱!”

盯着陈道俊看了好一会儿,姜胜宇对工作人员说道。

“你们把有关戴尔公司和迈克尔·戴尔的所有情报都拿来,立刻马上。”

这一刻,姜胜宇展现了在老部下面前的威严。

所有人都急匆匆开始纷纷行动。

即使这样,陈道俊心里还是隐隐有些不安,因为根据他自己的调查。

去年,戴尔公司就已经获得了 1000万美元的融资。

现在上车,还不晓得来不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