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姑娘山,望石寨(第2/3页)

如此一来,原本出资悬赏的官府,也成了为他人做嫁衣,一来一回,反而平白损耗了银钱。

有些个心术不正的江湖人,甚至趁机加入一些山寨,收取不菲的保护费,为匪寇充当打手。

最终,这个方案也就成了形同虚设,各地官府大多不再推行。

……

马车又行驶了半天,眼见日头到了正中间,朴问勒住马车,打算吃过午饭再继续前进。

几人吃饭之际,却见官道尽头一个人影向这边走来,那人影边走边晃,似是喝醉一般。

等到能完全看清对方相貌后,几人这才发现,来人是个十五六的少年,之所以看起来一晃一晃的,是因为他不好好走路,边走边跳,还会不时到路边折一段树枝或者摘一个果子。

与人畜无害的外表格格不入的是,其腰间悬有一柄弯刀。

刀鞘鲜红锃亮,看起来很新,像是刚涂的漆。

几人原本没打算搭理这个奇怪的少年,不成想他自己凑了上来。

“几位,劳驾问一下,这附近可是有一座姑娘山?”

王柄权打量了一眼少年,说到:“我们并非本地人,不是很清楚。”

少年“哦”了一声,没再问什么,转身离去。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朴问小声道:

“真是个奇怪的家伙。”

“怎么说?”王柄权好奇道。

“看步伐,练过些功夫,看他小小年纪,是童子功无疑了,不过如此轻信他人,应该是个刚走江湖的雏。”

“你还能看出是不是雏呢?”

“那当然。”

朴问颇为自豪道,并未注意到王柄权话里有话。

一旁三位女子听到这含荤带腥的话后,神色各异。

……

据此往西南大约十里,有一座陡峭山峰,名为姑娘山。

姑娘山西侧是崖壁,东侧是陡坡,按理说除了猿猴和飞鸟,再没什么能上得了山顶。

可这山顶偏偏就有一片气派宏伟的建筑,将整个山峰唯一平坦的地方都给占据了。

这片建筑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山寨,名为望石寨,寨子里有五六十号人,都是靠打家劫舍为生的土匪。

寨主姓白,据说以前是个将军,也读过几年书,至于为何放着将军不做跑来当土匪,却是无人知晓,就连他那个宝贝到不行的女儿都不知道。

白寨主的女儿名叫白玉娘,年芳二十,生得亭亭玉立,出尘大方。

若说整个姑娘山谁说话比白寨主还好使,那必定是这位白姑娘了。

作为姑娘山为数不多的姑娘,白玉娘一直是寨中年轻人追捧的对象,只是从小生活在土匪堆里的白玉娘,压根就瞧不上他们。

比起五大三粗,只知打家劫舍,不懂风花雪月的土匪,她更中意那些可以对月吟诗的年轻士子。

寨子里时常有人嘲笑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甚至编造出有个士子去城中妓馆,连一个回合都没撑下来的混账笑话。

结果招来了白玉娘一顿嘲笑,在她看来,这些乱嚼舌根的土匪,连娘们都不如。

她虽是女子,但从小生长于土匪窝里,耳濡目染之下,没有养成娇纵跋扈的气息,已是万幸,但若是希望她像其他良家女子那般,温婉贤淑,则无异于痴人说梦。

得益于教她读书的那位先生,白玉娘素来对读书人有好感,每每遇到茶余饭后拿读书人打趣说笑的土匪,她都会毫不犹豫拿话刺一刺他们。

论骂人的本事,这些搜肠刮肚也凑不齐一箩筐字的土匪,自然比不得这位从小熟读诗书的姑娘。

她随口几句骂人不带脏字的话,和那些十句里面九句半不离那活的土匪一比,简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粪坑。

就比如现在,这群家伙约莫是看昨晚来的那位俊俏公子哥不顺眼,大清早就拿人家开涮。

一个黑瘦小个子率先提起了话茬:“你们见着昨晚上山的那个小子了吗?”

旁边一个精壮的汉子接话道:

“见着了,长着一张娘们脸,不男不女的。”

黑瘦小个子闻言嘿嘿一笑,说到:

“看他那样,估计被山下窑子里的骚婆娘折腾一次,就得累得直不起腰来。”

三人聊得正开心时,白玉娘冷脸提着食盒从一旁经过,嘴上嘟囔着:

“一群废物,就会逞嘴上能奈,见到官兵跑得比谁都快,恨不得三条腿一齐跑。”

她这话声音不大不小,却足够让三人听到。

三个本还聊得有滋有味的土匪,在听到这句话后脸色瞬间变得极其尴尬。

眼前这位白小姐,看外表人畜无害,甚至还会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可每次说出的话却能怼死个人。

这哥仨有个外号,叫跑得快,并不是他们善轻功,而是逃跑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