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考验演技的时刻到了(第2/3页)

一个要赢对方,一个要教训对方,今晚又只能继续熬夜了。

第二天陈立安起来的时候,感觉自己的黑眼圈都重了不少。

不过年轻人身体好,熬夜什么的根本不再怕的!

哪怕今晚张柏枝和周慧闵都不给他睡觉,他也能扛得住!

不过晚上的事晚上再说,陈立安现在要忙正事呢。

来香江又不是熬夜约会的,先把工作做完再说。

陈立安从周慧闵家里离开后,就直接去了半岛酒店,他约了好几个艺术品收藏家一起见面聊拍卖会的事情。

拍卖会的事情要处理好,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艺术家选择他们。

不是所有艺术家都有经理人找上门的,直接把自己的作品交给浪潮艺术空间打理,已经成为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的首选了。

艺术空间每年都要扶持很多新人艺术家的,不少艺术家已经出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吸引点。

艺术品的运作虽然是资本游戏,但是陈立安也是有自己的原则,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被扶持的。

扶持的艺术家和作品必须足够优秀,值得扶持才可以。

陈立安可不想推几个跳大神一样画画写字的“艺术家”出来。那是丢自己的人,也是丢艺术的脸面。

半岛酒店的餐厅里,李大白和刘韬吃着甜品,目光时不时地在不远处陈立安那一桌扫过。

刘韬看着坐在陈立安对面的那个男人,扭头看着李大白好奇地问道:“那个人就是大刘啊,听说和陈老师一样风流。”

李大白瞥了一眼说道:“他和陈老师一比,纯情的像是大学生。”

刘韬:“……”这种炫耀又嫌弃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这一边的陈立安和大刘还有几个收藏家聊了一会炒作艺术品的事情就结束了。

都是大忙人,这种事情又不是很重要随便聊聊就行了。

吃完饭后,陈立安就去香江文艺发展局了。

当代艺术双年展的作品现在都已经全部布置好了,陈立安要去评分了。

说实话,陈立安心里挺没谱的,打分这种事情他只给姑娘们做过,给艺术品打分还真没个具体的标准。

不过应该也没太大的区别,都是主观审美加客观因素嘛。

这一届入选的装置艺术一共有两百三十多件,如此多的数量足以说明装置艺术在香江流行趋势。

香江的年轻艺术家几乎都在玩装置艺术。

陈立安看着数量如此之多的装置艺术,也被小小地震撼了一下,这些作品千奇百怪,什么样的材质都有。

各种奇思妙想让陈立安觉得很有意思,虽然大多数的作品主题不明无病呻吟,但还是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和陈立安一起做评委的艺术家还有好几个,有内地的也有香江的,不过他们都以陈立安为主。

毕竟在装置艺术这方面,陈立安才是佼佼者。

陈立安领着一群评委挨个点评这些作品,身后还跟着一群记者。

艺术展也需要宣传嘛,今年没有什么特别出圈的噱头,就只能把目光集中在陈立安身上。

香江娱乐圈的发展开始止步不前甚至开始衰退,香江文化艺术发展局对香江未来的文艺发展也做出了调整。

开始大量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从舞蹈到戏剧再到各种美术展。

在陈立安的印象中,从10年之后香江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就成为本土的旅游的特色了,一年十二个月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型的文化艺术展。

文化创意和旅游未来都成为香江的支柱产业之一了。

陈立安对香江未来的发展并不关心,只是觉得做评委很辛苦。

参赛的作品实在太多了,作品的水平也参差不齐,能够入选到最后展出的作品名额又少,选起来还真的挺为难的。

后面的几天时间里,陈立安和评委们每天都要不断的碰头开会,商量最后的名单。

选出入围的作品,还要选出获奖的作品,不仅要考虑艺术本身还要考虑作品的影响和创作者。

陈立安这边忙的不可开交,另外的几个姑娘都快要无聊死了。

张柏枝和周慧闵想要每天见到陈立安都不行,还得轮着排队。

这天陈立安刚刚和评委们开完会,就接到了周慧闵的电话,说自己在家里煲了汤,让他晚上过来补一补。

陈立安刚答应,张柏枝的电话也来了,说自己准备了小惊喜。

这下可有点犯难了,去喝汤呢,还是去看看张柏枝的小惊喜呢。

要不凑到一起吧,节约时间还能一边喝汤一边看张柏枝的小惊喜!

陈立安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非常不错!

二十一世纪追求的就是效率!

陈立安先给周慧闵打了一个电话,让她带着汤去自己在中环的大平层,然后又给张柏枝打了个电话让她一个半小时后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