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导演的小魔术(第2/4页)

一个扎着羊角辫穿着肚兜的小姑娘站在一面屏风前诡异的笑着,摇曳的红色烛光照在小姑娘的脸上更显诡异。

再加上吊诡的画外音和台词更是将恐怖的氛围直接拉满,阴不阴阳不阳的尖细嗓音,说着令人摸不着头脑的台词。

“鸦片是什么,我的乖女儿,鸦片是天地间的钟灵毓秀啊……”

听着这句台词,李大白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这是个恐怖片吗?听名字不应该是个爱情片吗?

李大白忍不住转头看了陈立安一眼,发现他也微微蹙眉,心里就更加奇怪了,这到底是个什么电影啊。

大导的世界好难懂啊,李大白感觉自己可能会和之前听他们聊天一样看不懂这部电影了。

电影继续播放,龚莉忍不住偷偷拉了一下陈立安的手掌,在他耳边小声地说道:“这和我想的不太一样啊,后期怎么做成这样。”

陈立安小声地回道:“还能为什么,为了体现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扭曲,体现男权对女性的玩弄,一不小心用力过猛了。”

听着陈立安说了一句废话后,龚莉懒得搭理他了,心里开始担忧后面的剧情了。

电影不光是表演和导演的艺术,还是剪辑的艺术,剪辑和后期很重要,同样的画面不同的排列组合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最简单的小例子,我在地铁里打了一个女生,她拿着手机拍我骂我,报警了我被抓了。如果把顺序调整一下,结果就立马不一样了,她拿着手机拍我骂我,我忍不住打了她,报警了我被抓了。

在拍摄期间的那些镜头,在没有最终剪辑成电影之前,谁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会把镜头的调色滤镜加成什么样。

很可能会把演员原有的表演含义完全颠覆,这就是导演的小魔术,导演可以通过镜头语言拉高演员的表演,也可以颠覆你的表演。

很快电影中,张国容就出场了,近距离的特写,迷乱的表情,咬着一个个女人的耳垂,说着肉麻的情话,然后顺走她们的耳坠。

如果是单个镜头来看,张国容的表演和魅力会很好的呈现,但是当很多个这样的镜头组合在一起,那种魅力就消失了,变成轻佻浮夸且有些猥琐。

就像写小说一样,同样的情节出现太多次,就会无聊,就会被读者指着鼻子骂你水。

这样的快剪让张国容本身的魅力被大大削减,变成了一个让人有些讨厌的小混混小流氓。

电影中的张国容是个拆白党,靠骗女人感情的骗钱,但最重要的是要展现他骗女人的资本,展现他的魅力。

这样的剪辑所呈现出来的感觉很西式,很好莱坞,魅力无限大的花花公子,只要眨眨眼睛就会让女人神魂颠倒。

给人的感觉过于程式化了,陈立安的感觉很不好,镜头明明拍的很棒,剧本虽然有些瑕疵,但是不应该呈现出这样的效果。

陈立安忍不住看了一眼张国容,发现他也在皱着眉头,似乎也有些不能接受。

担心完别人,陈立安又开始担心自己了,张国容都被剪成这样,自己估计也难逃厄运。

希望不要把自己剪的太变态啊,陈立安收住心神开始认真看后面的剧情。

很快就到了陈立安出场的戏份,陈立安看了一会后,心里就放下心来了,还好自己的角色相对简单单一,镜头也比较少,没有被程导剪出来。

不过龚莉的镜头就有些让人失望了,明明是要塑造一个果敢富有反抗精神的女性,但是偏偏用了很多朦胧的白光和滤镜。

陈立安看着画面中有些吊诡朦胧光,很难把一个强势的反叛的女性代入到角色中,心里为龚莉感到可惜。

这样的画面呈现出来只有一种神经质的病态,很好看但是不够精彩。

随着电影继续播放,房间里越来越沉默,起初大家还时不时地聊上两句,现在都已经闭上嘴不想说话了。

特别是陈立安最不想说话,怎么越往后自己越变态的感觉呢,虽然剧情和人物情感走向是这样,但是剪辑和镜头又把这种感觉给放大了。

完全没有陈立安演戏时的那种游走在边缘的试探和克制再到最后的爆发,电影呈现出来的感觉就像活脱脱的舔狗进化成变态的阴暗小人物。

一直认真努力想要看明白电影的李大白此时更是满脑子的问号,这到底是个什么电影?怎么一群神经病?

一个多小时的电影结束后,房间里亮起了灯,不过大家都没有说话,都还沉浸在电影带来的“震撼”,久久不能释怀。

李大白此时明显感觉到房间里压抑的气氛,两只手抓着椅子,小心翼翼地往后挪了挪,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看完之后感觉怎么样?”程导看着一个个沉浸在震撼中的人,心里对这部电影满意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