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悄无声息的入侵(第3/3页)

国内的很多艺术家们为什么一直在被主流排斥,还不是因为在某些方面影响不好。

陈立安很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第六代导演为什么一直都在拍地下电影,你别光说环境不自由,你也要看时代背景和作品所带来的的影响。

接下来的几天陈立安的和国外艺术家们探讨的话题往往会从现代艺术品延伸到中世纪,再延伸到同时期的中国艺术,最后变成东西方艺术的不同和共性。

“在艺术形式和艺术理念上,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共同点也是很明显的。”陈立安拿着话筒顿了一下说道:“最开始都带有宗教属性,然后才开始演变成对美的追求。”

“最有趣的是,东西方艺术的发展是逆向的,在以前东方古典主义追求写意,注重心象艺术,在现代又转变成对写实主义的追求,而西方恰恰相反,现在野兽派和超现实主义都在追求意向。”

陈立安一口气说完后,又补充道:“这是两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吸纳所带来的的变化,地球是圆的,在未来两种文化也许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这些话说完后,无论是来听论坛的观众,还是参加讨论的艺术家们都纷纷鼓掌,对陈立安的说法极为认可,甚至不少的艺术家都表达出想要去了解中国艺术的意向。

面对这样的结果,陈立安自然是极为欢迎的,笑着说道:“我非常欢迎大家来了解中国文化,那将会给你们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感受。”

文化的差异性最直接的体现其实就是在艺术领域中,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差异在逐渐的缩小,艺术创作是有瓶颈的,接触不同的文化会拓宽艺术家的视野。

就像马蒂斯、米罗、克里姆特等人就从东方文化中吸收的写意性平面感融入到西方绘画中,打破了写实主义的程式化约束。

论坛结束之后,柏清忍不住对陈立安说道:“你都快成中国文化宣传大使了。”

“嗯?”陈立安愣了一下,然后才说道:“现在有这个东西嘛?不过就算有也轮不到我,我学的可不是中国画。”

柏清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不过你精力这么旺盛,以后可以尝试接触一下,学学国画和书法。”

“这需要一个好老师,不过现在国画和书法都快被某些人玩坏了,想找到好老师有些困难。”陈立安有些唏嘘,九十年代的时候相对好一些,再等几年国画大师和书法大师就会层出不穷,什么样的骚操作都会有。

真的是自己人把自己的文化给玩坏了。

最让陈立安觉得无奈的是,每年近十万的的美术考生中,学国画的寥寥无几……一股脑都跑去学油画学素描去了。

国内的艺术氛围真的很有意思,所有人都在摒弃传统文化,都快把传统文化给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不光是国画和书法,就连音乐和戏剧也是一样的,话剧和歌剧就是高大上的象征,一张票几百上千还供不应求,传统戏曲却连送票都快送不出去了。

外来文化悄无声息的将传统文化给拍死了……以前陈立安不懂也没去思考过这些问题,现在才发现这些悄无声息的入侵真的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