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第2/4页)

若是那两个人知道此事没有走漏风声,兴许还会感激丽姝守口如瓶呢。

“原来如此,看来皇上也是很信任渤海郡王呀!”丽姝不由得道。

丽嘉却神情有些淡淡的,因为如果没有生太孙还好,若是有太孙,太孙还被立了。渤海郡王那里也就悬了,她丈夫现在虽然在郡王府做护卫,可是这只不过是一时的,若是宋明霁考中了武进士,将来就有更远大的前途,未必还要跟着渤海郡王混。

至于告发隆昌长公主在子嗣上做手脚,她可不敢对峙,也没有证据,谁会信她的话?到时候她岂不是成了众矢之的。

丽姝又说起祈哥儿的学业,小傅氏笑道:“他小孩儿主要是先学规矩,在学堂上能坐得住,祈哥儿天分极好,又读书不错。”

其实小傅氏想说郑夫人养在膝下,祈哥儿没有之前用功,但当着丽嘉的面不好说。

丽嘉今日算是因为想儿子,头一回提前把孩子接回去了,丽姝则带着祈哥儿裴小傅氏吃饭,如此小傅氏才提起。

“你婆婆很疼祈哥儿。”

“可不是吗?我一走,就让乳母喂他,我这一回来,孩子又喜欢拖延,又是不自己好好吃饭了,我头都大了,这一个月就规正他这些习惯就和他扯皮好久。还学会撒泼打滚了,威胁我和他爹爹说不给玩玩意就不从地上起来,就不来吃饭,他爹爹心疼被我劝住了,然后我们俩大人就自顾自的吃饭也不理他,他自己灰溜溜的爬起来吃饭了。”丽姝说到这里还捂嘴笑。

小傅氏又不乐意了:“你小时候娘亲可没这么对过你,你对祈哥儿也太严厉了。”

丽姝“哼”了一下:“娘,我看您也没少溺爱他。”

“你还说起你娘来了。”小傅

氏很喜欢外孙子,长长的睫毛,水汪汪的眼睛,她一看到还生什么气呢。

祈哥儿却很依赖丽姝,靠在丽姝的怀里,还说:“娘亲,儿子想把最爱吃的鸡翅膀留给弟弟或者妹妹吃。”

“祈哥儿是个好哥哥娘亲知道,但是祈哥儿心爱的东西,娘亲不会让你让给别人的。”丽姝不觉得让就是好的,难道做老大的都不是人吗?

就像她能理解郑夫人爱子之心,但如果是他就不会这样常年给两房的份例不同,还好是她不计较这些,易地而处,谭氏恐怕也不会愿意。

小傅氏听丽姝这么说,也觉得女儿的想法总是犀利又与众不同,但她对祈哥儿这么严厉,祈哥儿反而最依赖她。

母子二人还去给刘太夫人请安,刘太夫人听说丽姝有身孕,让人送了一对景泰蓝的百子千孙镯给丽姝,拍了拍丽姝的手:“姑爷到而立之年,膝下子嗣单薄,能多生几个好歹家族兴旺。你看你爹和你大伯,你爹爹被罢官了,还有你大伯可以帮衬不是?”

丽姝沉默了,生育其实给女人造成不少痛苦,她本就不是易孕体质,平日还颇为规避,按照她私心她不愿意,但长辈们这么说也是一片好意,她也就高兴受了,让她们也有个安慰。

等祈哥儿走向正规后,又有两处喜事,丽婉抱着膝下颜氏的那个儿子做百日,还有丽柔儿子满月酒。

这种人情往来必不可少,毕竟她当初去行宫,丽婉还送了厚礼。

丽姝过来曾家的时候,见丽婉忙前忙后,还对他们道:“真是招呼不周了。”

“二姐姐你去忙你的吧,不打紧的。”丽姝笑着。

又有曾三太太拉着丽姝问起行宫的情况:“县主到底是什么情况?她的孩子是不是不保了。”

要知道曾三太太盼孙子盼很久了,她丈夫去了,儿子还未出仕,原本儿子婚事上就很坎坷,没想到有口信传来说金坛县主居然把孩子刚生下来就夭折了,她就来找丽姝求证。

丽姝沉重的点头:“是这样的,她的孩子刚生下来就没了气,好在县主身体无事,日后肯定还能再生的。”

“怎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她怀相很好,所以我才同意她伴驾的。”曾三太太又很自责,“从老家到京,又从京中到行宫,都是我

想让云舫早些过来读书,要不然在老家养好胎,恐怕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丽姝也是做娘的人,怎么能不明白这种心情,她把孩子交给婆婆带,都生怕出什么岔子,如今她也只好安慰曾三太太:“三表婶,我了解您的心情,可是我想孩子迟早还会再有的,您这般伤心难过,将来金坛县主也伤心难过,就越发不好了。”

曾三太太心里一暖:“多谢你的安慰。”

“没什么。”丽姝抚着自己的肚子,也是很唏嘘。

丽婉过了一会儿,又抱着那孩子过来丽姝这里看,丽姝见这个孩子生的阔面方唇,从腰间摘下一枚玉佩系在他颈上,忽然对丽婉道:“二姐姐,我听说民间常常有抱子得子的说法,兴许你现下养了他,到时候能生下自己的孩子。也是因果循环,养恩大于生恩,他亲娘没了,你又多了个儿子,这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