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憨包子黄颜小时候的故事(7)(第3/3页)



  艾米听说了,推理说:"你肯定是那时候吞了些钉子下去了,不然怎么郎心如铁?"

  弟弟说:"切,你把我说得那么傻!如果我吞了钉子,放在心里干什么?老早把好钢用到刀刃上去了——"

  (28)

  后来,弟弟对木工活的热爱被另一种爱好代替了,那就是打鱼。弟弟家门前的小河里,经常有人摇着一种小船打鱼。那船其实是两条小小的木船,中间有块木板把两条小船连起来,人就站在中间这块木板上,撒网打鱼。

  据说那些撒网撒得好的人,的确像是个艺术家。渔网卷好了,两手抓着,放在身体的右侧。然后两手从右向左这么一抛,划一个漂亮的弧线,那网就伸展开了,向水中飞去,唰地一声落入水中。

  打鱼的人拉着网,过一会,就慢慢把网收上来,里面就有些活蹦乱跳的鱼儿。

  弟弟缠着打鱼的,要人家让他上船去看。有的打鱼的心肠好,见他盼得眼巴巴的,就让他上船去看。打鱼的把鱼桶放到船的一边,让弟弟坐在另一边,保持船的平衡。有时别人还用个小桶装几条鱼,让他提回家来。

  奶奶见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说:"弟弟,你真的成了打鱼的人了?看来这抓周还不全是迷信呢。打鱼就打鱼吧,只要弟弟高兴。"

  奶奶就把鱼煎了,晚饭的时候端出来,对家里人说:"这是弟弟今天打的鱼。"

  爸爸妈妈都赞不绝口,说弟弟真了不起,会打鱼了。

  弟弟知道不是自己打来的鱼,所以很不满足,恳求父母去买些胶线来织渔网,说要自己去打鱼,以后每天都打些鱼回来给你们吃,还给隔壁的王奶奶吃,还给对面那家人吃,还给他们的猫吃。

  爸爸亲自去请教了打鱼的师傅,该买什么样的线,什么样的梭子,怎么个织法,先自己学会了,再回来教儿子。打鱼的人告诉爸爸,说你家没渔船,最好是织个渔捞子,站在岸边就可以捞鱼。爸爸跑了很多地方,才买到了所要的东西,然后就教弟弟织渔网。

  胶线很拉手,一不小心就把弟弟的手拉一个口子,弟弟也不抱怨,一心一意地学织渔网。有时胶线缠在一起了,怎么也解不开,弟弟急得恨不得哭,妈妈就来帮忙。

  妈妈说:"我自己织毛衣的时候,如果线结在一起,我都懒得解开,使剪子剪开算了。但儿子要织渔网,那就不同了,舍命也要帮他解开。"

  后来弟弟织成了一个小小的渔网,爸爸帮他装了个圆形的框框,加了个竹竿子,做成一个渔捞子。

  听说涨水的时候,弟弟每天可以捞几斤小鱼小虾回来。当然,前提是爸爸在旁边做保镖。

  艾米说:"天干饿不死手艺人,弟弟,你回美国来不要怕找不到工作,顶多再干回木匠或渔夫就行了。"

  弟弟说:"你还不知道我打餐馆工也曾打上了瘾的,打得连书都不想读了——"

  "打什么工都行,只要不去做鸭——"

  "鸭们肯定不知道著名的艾氏理论:一个男的连一个女的都handle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