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大闹公孙家(第4/4页)

“厨子不会写字,把他叫过来你们自己写。”

二人不约而同地点头。

小太子见他们如此默契,仔细打量一下两人,令他很意外,以前笼罩在他们周身浅淡灰雾不知何时消失的一干二净。

“看什么呢?”昭平君问。

小太子胡扯:“你俩真有默契。”

“我俩不止是生意伙伴,还是同窗。”

小太子闻言顺嘴问:“到秋还去太学?”

昭平君:“再去一年。”

“一年后你该当父亲了。”

昭平君想把纸卖出京师都不需要请人吃饭,盖因太学学生来自天南海北。看在钱的份上,昭平君不介意在太学待到而立之年。

可惜皇帝舅舅不会同意。

“有婢女有奶姆,何须我亲自照顾。”昭平君尝一下酱色的鱼,“还是铁锅烧的美味。蒸的寡淡,釜炖的有水汽。”

小太子:“铁锅收汁干净啊。”

昭平君点头,公孙敬声已经顾不上说话。

二人饭后喝点茶,拿到菜谱就各回各家——昼短夜长,二人也不敢耽搁。

他们前脚出宫,吴琢后脚从博望苑回来。他还拎回来半竹篮鸡蛋和鸭蛋,以及两条大鲈鱼。

小太子头疼:“张贺塞给你的?”

“蛋是从鸡窝里捡的,鱼是一炷香前抓的。”

小太子叫他给厨子,厨子立刻用盐腌上,他们发现腌过的鱼再用酱烧比直接烧美味。

吴琢还把账簿带来了,所以翌日张贺没来,而是拉着小太子赏的东西直接回家。

刘彻近日心情大好,大发慈悲令无事的官员提前回家。

可以跟家人团聚,百官心情也很好。张汤一向严肃的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到正院他脸上的笑容消失,盖因地上有许多鸡鱼菜蛋。

张汤眉头微蹙:“怎么又买这么多东西?”

张汤的老母亲瞪儿子:“什么都不知道就嚷嚷。全家就你嗓门大?!”拉过大孙子,“这些东西都是太子殿下赏的。全是好东西。原本贺要给太子送去,太子体恤他辛苦,就赏他了。你看看这鱼,多鲜活?多大?还有这只公鸡,是不是比我们自己买的大?”

张汤问儿子:“小太子?”

张家老夫人瞪儿子:“会不会说话?”

张贺接道:“太子心善,听到父亲这样说也不会恼怒。”

陛下的儿子心善?还有比这更好笑的事吗。张汤张了张口,想提醒他五六岁就敢赌钱,七八岁就敢跟人赛马的小太子心黑手狠着呢。

可一想小太子与人为善,倒也当得起“善”字。张汤:“节后随我进宫谢恩。”

张贺不想去,盖因父亲说的谢恩十有八九去宣室殿。

果然,正月初七,张贺被父亲领去宣室殿。

刘彻很是无语,向他道什么谢。打发走张家父子,刘彻问春望:“太子现在何处?”

“今早下了一场雨,殿下应该哪都没去。”

刚过完年朝中无大事,刘彻起身,小黄门为其披上斗篷。刘彻抬抬手令众人留下,他只身前往太子宫。

太子宫有个小宫女很会剪纸,小太子画图叫她照着剪,做个纸灯笼。

刘彻嫌儿子小家子气:“那么多大灯笼做什么小灯笼?”

“大灯那么重我拎得动吗?”小太子白了他一眼,不知道瞎说什么。

刘彻气笑了:“刘据,你脾气越来越大啊。”

“你要打我吗?”小太子头也不抬。

刘彻朝他脑袋上一下。

小太子的手歪了,一张纸废了,气得毛笔一扔,朝他扑去。

刘彻抬手挡住:“坐回去!”

“你还吼我?”小太子坐回去,“正好我有事找您。听说您靠铁锅真真日入斗金?”

坏了!

好像忘记告诉儿子。

刘彻祸水东引:“公孙敬声告诉你的?他胡说八道!”

“特大号铁锅十二贯钱,够城中五口之家用两三年。父皇,您也真舍得!”小太小想起这事就忍不住说一声——服!

刘彻:“买得起的人都不差钱。”

“孩儿该夸您从不骗平民的钱吗?”小太子没好气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