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杨布斯堡和杨第奇家族(第2/3页)

“当然是大明!”于师爷说,“不过关外之地中可以拿出一部分来做内藩……杨三哥想在关外搞几个侯国、公国也不是不能商量的。

不过这些侯国、公国永远都不能并入朝鲜!”

李中山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就是要拆了杨起隆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产业。

当然了,他也不想把杨起隆的那点家业完全剥夺了。

而是想把杨起隆的家业拆成一份一份的,由不同的儿子去继承。将来对大明天朝也就构不成什么威胁。

“那我在关东到底能分几个国?”杨起隆面无表情地问,“我儿子可多!他要给少了可不够分!”

“杨三哥,封王封侯是要有功劳的!”于师爷笑着问,“三哥,你想不想立一场不世之功?”

“不世之功?”杨起隆眼睛,死死盯着眼前的雨于师爷,一字一顿的说:“立功我当然是想的……可是这功应该怎么立呢?”

“容易啊!”于师爷笑着,“杨三哥,请听我慢慢道来……”

……

曲阜,孔府别院。

李中山的大将军行辕,这段时间一直摆在孔圣公的这城堡式别院当中。

而这座曾经当过大清帝行在的城堡,现在可是个权力中心了,不仅是八十万北伐大军的指挥中枢所在,还是大明山东总督衙门的所在。

这个大明的总督现在可不是一个常设官职,而是一个战时或在其他特殊情况下特设的官职。

一省或一地(殖民地)总督的权限是很大的,不仅总揽军政大权,还可以开府建衙,自辟僚属,还能任命临时的地方官和地方守将,甚至可以自行招募民兵。

可以说是大权在握,如果再进步一下,那就是一方诸侯了,所以总督的职位在华夏本土上是不能轻易授出的。

可如今的山东省不仅是妥妥的战区,而且还是刚刚收复的战区。现在山东的地面很不安稳的,全境都有满清余孽需要收拾!不少地方还有占山为王的山贼要招安或剿灭。

同时,各地还有大量想要归附大明的地方豪强……这些可都不是什么善茬,得和他们一番讨价还价,再给出最妥善的安排。

另外,由于淮北粮道被泛滥的黄河冲断了,所以囤积在淮安的粮草一时半会用不上来。因此山东的地方政权还得负责为北伐大军筹集粮草,这责任就更重大了!

责任越大,相应的权力也就越大,而能担待得起如此责任的,也就只能是大权在握的总督大人了。

当然了,山东总督这个职位也不是一般的官员能当得了的,只有威望足够大,手腕足够高的大明重臣,才能镇得住现在还没完全被大明北伐军控制,到处都乱成一团的山东省。

因此,李中山干脆就请出了尚书右丞卢三好这尊大神来山东坐镇。

不过这两天卢三好出使山西去见吴应麒还没回来,所以,李中山只好辛苦一点,既当大将军,又代理山东总督了。

而在李中山的指挥下,大将军行辕和山东总督衙门都忙得快飞起来了。

从东南各省和大明南京应天府抽调来的官员组成了一套套府县班子,在被大将军行辕收编的孔家军的保护下,前去接管山东各地的大小衙门——大明天朝加上孔圣人家,山东地面上还有谁不服气儿?

山东各地投靠大明的汉人豪强也都带着手下,赶着骡马大车,拉着一车车的麦子和草料,驱赶着牛羊马匹,一群地往曲阜而来了。

大将军行辕当下管后勤的河道总督靳辅现在虽然忙得飞起来,但却可以睡上个安稳觉了……之前靳大粮官都快变成热锅上的蚂蚁了,每天晚上一合眼皮,就梦见存粮见底!

而李中山每天除了应付一下山东总督的公务,就是和周昌等军官,没日没夜地研究地图和各处汇总来的情报,揣测着接下去战局可能的演变。

现在他还不知道康熙已经死了……当然了,军令司下面的情报房已经提交了康熙在孔府别院被“鳌拜之女”刺杀的“不确定情报”,但是李中山在询问了尚淑英后,就确定这是假消息了。

既然是假消息,那么大败亏输的康熙现在死守在东平州不跑,一定是不甘心败亡,还在憋什么大招!

啪嗒一声,周昌将铅椠丢在地图上面:“我要是康熙,现在就该赶紧撤退了……罗大为虽然占了河间府、深州、保定府和正定府的十几个县城,但是他的兵力毕竟只有五万,所占领的地盘也都是新附,应该也征集不到多少可以出城作战的民兵。康熙趁现在突围北走,机会还是比较大的,拖下去形势只会越来越不利。除非吴应麒、杨起隆、噶尔丹会和康熙联手!”

李中山拍了拍地图:“吴应麒那边不好说……但是杨起隆是不会和康熙联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