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耿精忠,你知罪吗?不,我就要当皇帝!(第2/4页)

这个查军师今年虚岁都七十六了,本来已经快老死了,但自从当了军师,这个精神头一下就起来了!

东山先生东山再起了,怎么舍得老死?一下就精神百倍,整天拿把羽扇跟着刘进忠装算无遗策的诸葛亮。

现在听刘进忠好像没什么干劲了,当然要为他打气鼓劲儿了。

“王爷差矣!”

刘进忠一愣,怎么是我差矣?不应该是舜水先生差矣吗?你这老头是哪头的?

“王爷,”查老头摇着羽毛扇子说,“您知道李英王请您出兵浙江的真正目的吗?”

“知道啊,他不就想收回苏州、松江两个富得流油的府吗?”

“非也,非也……苏州、松江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查老头摆摆手,“苏州、松江虽然肥沃,但从来不是用武之地,昔日张士诚坐拥此地,虽富甲天下,但手中没有善战的精锐,终为盘踞西吴和淮西之地的明太祖所压制。

现在淮西兵源之地已经为李英王所控,广东富庶之乡则为李氏根本之地,现在由其兄吉贞掌握,所以李英王既不缺兵,也不缺钱。

而盘踞武昌、汉阳、黄州等地的李忠王又是李英王的侄子,李南王的侄孙……三李王如果联起手来,再勾结上把持应天府的卢三好,这十八子主天下的谶语,未必没有成真的时候!”

“什么?”刘进忠闻言大惊,“东山先生,你是说李中山也想学耿精忠谋反当皇上?舜水先生,您怎么说?”

朱舜水连忙摇头道:“北王您别急啊……李英王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眼下只想当大将军,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

查老头不阴不阳道:“还没加九锡吧?”

“还没呢,”朱舜水顺着查老头的话往下说,“眼下他还不能一手遮天……毕竟大明还有北王和翼王啊!

可是北王您现在却违抗监国令旨,拒绝出兵讨伐耿精忠,还霸占朝廷州府,这不是授英王以口实吗?大王您好好度量一番,以您占据苏松二府,拥兵两万的实力,如果李中山挟监国之令来讨伐您,您能打得过他吗?”

“我,我……”刘进忠吓得一激灵,想想又觉得不对,“不至于吧?他现在安庆都没打下来呢!打完安庆还有太平、池州、宁国、徽州、广德等地要收复,然后还要西进打九江收江西……他有的好忙活了!”

“王爷,”查老头摇摇头道,“您别打这如意算盘了!安庆已经顶不了多少天了,说不定现在已经被打下来了……他打完安庆之后,不能先打大王您吗?他要打,能费多少事儿?咱能顶一个月吗?”

“先打我?”刘进忠额头上冷汗都出来,“难道他让我交出苏、松二府,再去打浙江,就是为了找茬?不对啊,我要是奉命行事,那他有什么好处?浙江地盘可比苏松大多了!监国的令旨上可说把浙江封给我了!”

“监国还把福建都封给翼王了!”朱舜水补充道。

“李英王为什么这么干?”刘进忠不明白了。

“原因有两个,”朱舜水道,“第一当然是为尽快打掉耿精忠这个逆贼,无论是福建东部,还是浙江,又或者是安徽江南的几个州府,现在都还在耿精忠一伙的手里。如果不能尽快打下这些地盘,李英王、李南王、李忠王就没办法集中精力打江西。只有打下江西,三位李王的地盘才能真正连成一片!

第二个原因,则是通过示好北王和翼王,换取您二位支持他顺利当上大将军录尚书事,以便总领朝政。”

查老头看朱舜水说完了,又补充了一句:“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利用耿精忠、岳乐的负隅顽抗消耗您和翼王的实力。耿精忠和岳乐现在可是困兽犹斗……真要拼上命,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有道理……”刘进忠点点头,“我也担心这个……南京之役虽然打掉了耿精忠、岳乐两万余人,但是耿精忠麾下最能打的曾养性、徐文焕都没参加南京之役,他们手头还有至少三万大军。

另外,杭州的驻防八旗也没参加南京之役,他们也有好几千人呢!”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个耿精忠之前牛气哄哄想当皇帝,他当然是有点本钱的!哪怕在南京赔了不少,也还有几万可用之兵。

朱舜水面色凝重地道:“北王,这浙江、福建之战再难打,您和翼王也得努力打赢!只有您二位大胜,然后虎踞闽浙,互为犄角,才能震慑三李,使其不敢行篡逆之事。咱们大明的藩幕之治,才能长久维持下去。”

刘进忠重重点头,低声道:“没错……再苦再难,我也得打下浙江,要不然这大明天下没准真就给姓李的篡夺了!”

他还真信了!

朱舜水和查左尹互相对了个眼色,都是一脸偷笑——这俩老头关系还是不错,他们当然是串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