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有话好好说,千万别开枪!(第2/3页)

“没……还没到。”

明珠的一个家生奴才结结巴巴地回了一句。

“平南王府和两广总督衙门的人来迎接了?”明珠又问。

他当了那么多年的“上官”,哪回出京办差地方上不是把他当菩萨供起来?这次都快进广州了……尚之信和王辅臣的人也该来迎接了。

“好像不是他们……”

“那是谁?”明珠还那儿揉眼睛呢!

“是……好像是一群明朝人!”

“什么?明朝人……”明珠一听这话顿时就一阵脊背发冷啊!

明朝人……那就是来反清复明的!

想到这里,他都搞不懂阳光刺眼,赶紧瞪着眼珠子往前看,就看见官道的正前方和两侧站了不少人……看他们的发型和穿着,都跟朝鲜国的使团成员有点像!

其中挡在官道前方的,则是一群头上扎束着发髻,身上穿着右衽交领布衣,腰带上挎着长剑的男子,看他们的模样好像也不是什么反贼,一个个都斯文得很。为首的二人都是四十多岁的年纪,看上去都挺儒雅的。其中一人是个颧骨很高的瘦子,留着长长的山羊胡。另一人则是个圆脸胖子,留着连鬓络腮胡。

“你们……你们是哪儿来的?怎么不剃头啊!”

这个时候明珠的一个随员看见来人不大凶狠,就壮着胆子质问起来。

“在下是广东番禹屈大均,是广东维新学会的会员,”那个瘦子拈着胡须就自报了家门,“请明珠明学士出来相见。”

那圆脸胖子笑道:“在下乃是罗浮布衣陈恭尹,也是维新学会的会员,今日也是来见明学士的。”

“那你们怎么不剃头?”那随员一点也不自觉,没有去请明珠,还那儿问别人的发型呢,“你们知道大清朝的规矩吗?留发不留头!你们不怕死吗?”

“知道,知道的,”名叫屈大均的那瘦子笑着点点头,一脸和善地就掏出一把燧发手枪指着那个随员,“但是我们有枪!”

“你你……你竟敢枪指朝廷命官,你敢造反吗?”那个随员还挺凶的,一点都不怵那支小手枪。

那个名叫陈恭尹的中年书生这时候也把枪掏出来了,也还是一脸随和地说:“你这个命官怎么就不知道屈介子的‘我们有枪’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有枪!快快快,都把枪拿出来,对准那些要杀我们的朝廷命官!”

然后就是“哗啦啦”的一阵枪机被掰开的声音!

原来道路两边看热闹的这些穿着汉装的百姓都是广东乡军的兵士……今儿是在军官的带领下来和大清朝的钦差大臣讲道理的。

几百上千支的燧发枪马上就端起来瞄准官道上的大清钦差大臣的随员还有钦差本人了!

一支小手枪指着不害怕,一千支燧发枪指着……那谁不怕啊!

“有话好好说,别开枪……千万别开枪!”

还没等那个明珠的随员给陈恭尹、屈大均跪下,明珠已经吼起来了,一边吼一边撩起袍子冲到队伍前边,赶紧冲着两个广东大儒抱了抱拳,“本官就是明珠,二位先生的大名,本官在京师时就有耳闻!

半峰先生(陈恭尹)的隶书广东第一!

菜圃先生的《皇明四朝成仁录》本官也曾拜读过的……”

原来纳兰明珠还认识陈恭尹和屈大均——他知道有陈恭尹这号人物是因为陈恭尹的毛笔字好,而且在广东士林当中名望很高。而他知道屈大均则因为粘杆处东堂子胡同不知道从哪儿搞到过一本手抄的《皇明四朝成仁录》,上面的署名就是屈大均。所以明珠就建议康熙下旨让粘杆处设法抓捕……不过一直没有捕到。

现在看起来,捕不到也是正常的。纳兰明珠本以为屈大均就是个写反书的,没想到人家还玩燧发枪!

“有话好好说?那你们还说什么留发不留头的?”屈大均现在是手中有枪,口中有理,枪是不能放下的,但道理还是可以讲一讲的,“这个必须得改!我们头也要、发也要……明学士,你说我这话有没有道理?”

“有,有,有道理……”明珠看着屈大均的枪,哪里还敢说对方没道理,“本官回去以后马上奏明皇上,请皇上恩准广东百姓蓄发留头。”

“这个不需要康熙同意了,”屈大均说,“不过我等广东的士子和乡民今日拦下明学士的官轿,的确有个事儿要和您商量。”

“可以商量……但你们能不能先把枪放下,万一走了火……”

明珠看见那几百上千支燧发枪心里就发毛啊!这要有了火,自己还得浑身是窟窿?

“道理要讲,但枪决不能放下!”屈大均道,“这就是我们广东维新学会的道理!”

陈恭尹点点头:“明学士,你们八旗子弟都是兵……我们这些读书人如果放下枪,遇上你们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所以我们必须牢牢攥着手里的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