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4/4页)

绣布被四周的桌椅盒子压皱,角落甚至被泼上了茶渍污痕,但丝毫并不影响其精美。

将绣布摊开,只见上头栩栩如生地绣着一尊宝相庄严的观音佛像。

佛像脚下,是热闹非凡的人间景象,似乎是某个大户人家德高望重的老爷过寿,村民宾客以观音像作为寿礼庆贺。

凡间百姓赠与观音像祝寿,天上观音真身显灵,神明与百姓共同祝寿,可谓普天同庆,由此彰显今日过寿人不仅深受百姓爱戴,更是被神明庇护。

虽然没有任何题词,但光看绣像,已然能感受出刺绣人对过寿老者那深深的尊重与敬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此时在年轻女士看来,这幅观音像不仅构图精美,情重如山,更重要的是,其展露出的刺绣手法,更是令她震撼不已。

“簇金绣、乱针绣……全都是绝不外传的独门刺绣手法……而且还有这个从来没见过的针法……”年轻女士说着,手不自觉抚摸上了佛像上的绣线,仔细观察道,“起针后第二针在第一针的中间穿过,每根线至少由五种以上的丝线捻合而成……”(注②)

越看,她内心的震撼越深。

身为姚家新一代刺绣魁首,生平阅历无数,国内首屈一指的刺绣大师作品,她都看过学习过,怎么也没想到,有天在一场寿宴上,在某个垃圾堆放的角落,无意中能看到这样一副传世精品。

每个风格成熟的大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幅绣品风格独特且陌生,不是当代任何一位大师的作品,但其技艺精湛,简直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

横空出世一位如此高人,却这般默默无闻,强烈的反差越发令人惊叹。

“是失传已久的刺绣重现于世,还是有人自创出新的绣技?究竟是什么人,能有这样的技艺,绣出这副观音贺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