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页)

为了挽回一点儿自己的形象,沈千恩便透露了一些未来给村民,告诉所有人,有钱人的门槛,可不是那么好踏进去的。

绣芬和沈惠惠看似是去过好日子了,实际上多么辛酸和痛苦,只有她们才知道。

她就是因为舍弃了钱财,才会留在福水村。

否则明眼人都知道去城里享福的机会,远比两千块钱要更加珍贵。

她沈千恩也不是傻的,为什么要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选择留在福水村这样贫穷落后的地方呢?

因为她对福水村有感情,因为她喜欢这里。

真正贪财的人不是她沈千恩,而是绣芬和沈惠惠。

也许现在大家不相信她,但等上个几年,自有结果。

身为绣芬的女儿,沈惠惠的姐姐,沈千恩竟然如此笃定,大家再也说不出反驳的话。

大部分村民并不希望绣芬和沈惠惠下场凄凉,但又说不过沈勇和沈千恩,恰好最近村子里忙着摘果子,大家索性跳过这个话题,直接不提这两个人了。

前些天沈千恩拿到了老朱的彩礼后,从福水村偷跑离开,怎么着也找不到人影。

村长家的儿子张凯知道这一切后,更是要死要活的,差点儿为了沈千恩上吊。

整个福水村被闹得鸡飞狗跳,最近福水村的人外出时,时不时就会朝四周张望看看,能不能找到沈千恩的踪影。

结果周婶怎么也想不到,没找到沈千恩,反而把沈惠惠给找回来了?!

看着沈千恩瘦小的身躯,穿着如此破烂的衣服,甚至差点儿被认作了小乞丐,周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她看着沈惠惠的眼神,充满了同情和怜爱。

不仅周婶如此,另外几个村民,也都是从小看着沈惠惠长大,对沈惠惠颇有感情的。

此时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内心感慨万千,又不好对着孩子多说些什么,只能纷纷从怀里掏出好吃的。

“回来就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不管外面怎么样,福水村永远是你的家。”

“大不了以后跟周婶一起!”

“惠惠,来,徐叔这有个馒头,你要吃吗。”

“你那馒头又干又硬的,惠惠哪里咬得动,惠惠,来我这,今儿赚了点钱,给我家小子买了几颗棒什么来着,棒棒糖?是叫这个吧?来,也分你一个!”

大家围着沈惠惠,各种嘘寒问暖地关心。

沈惠惠总觉得大家对待她的态度有点儿奇怪,但一时又说不上来哪儿异样。

她今天给医生们买肉食的时候,给自己也带了点儿,刚刚在车上已经吃饱了。

婉拒了大家的馒头和糖果,恰好周婶等人要回福水村,沈惠惠便坐上他们的拖拉机,一同朝福水村驶去。

这个年代拖拉机使用的还是柴油,启动之后浓烟滚滚,还好处于室外空间,伴随着拖拉机行驶,微风拂过,将浓烟吹到后方,坐在前头的人倒是不怎么遭罪。

每次启动拖拉机,都要耗油,这对农村人来说,可是一笔大开销,沈惠惠有些好奇地道:“周婶徐叔你们怎么会一起到县里,要做什么买卖吗?”

“卖果子啊,你忘啦。”周婶道。

沈惠惠努力回想了一下,从原身的记忆中翻找出一些画面,这才恍然大悟。

对于村民来说,卖果子是一件大好事,周婶等人当即和沈惠惠分享起最近卖果子的心得。

按照福水村的规矩,大家一起采摘完果子后,每家每户派出人轮流出去卖果子,这两天正好轮到了周婶徐叔。

伴随着外界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果子一年比一年好卖,今年的收入又比去年高了一些,每户人到手的钱,估计可以高达十元。

十元……

沈惠惠穿过来后,在福水村待不到一天,就去了省城的别墅。

白琴的消费水平不用说,远远高于普通人,都可以赶得上上一世的沈惠惠了。

要知道九十年代的货币价值,可要比后世要值钱得多,可见白琴一家的日子过得多么逍遥快活。

习惯了别墅这样的消费,再回到福水村,看着村民为了几块钱这么辛苦,为了十块钱而高兴,沈惠惠心里五味陈杂,也不知道什么滋味。

她注意到拖拉机后面的巷子里,还放了不少果子,沈惠惠道:“这些没卖完的,先带回来,明天在带出去卖掉吗?”

“哪能啊。”周婶立即道,“夏天天气热,果子烂得快,摘果子花一天的时间,拿出去卖一天就差不多了,再隔夜放下去,大部分都烂掉不能吃的了,别说卖给别人,送人都没人要,所以我们还得把果子给拖回来,找个地方埋起来,来年当化肥。”

沈惠惠瞪大眼睛:“这么麻烦啊?”

“可不是。”周婶笑道,虽然嘴上这样应着,不过一想到赚到手里的钱,倒也不觉得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