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盛世来9(第4/5页)

娇柔的小娘子伏小做低,柔软可欺,但抬起的眼睛里却有遮不住的野心。

姜家人觉得这是攀附权贵之子的野心。

只有姜柔知道,她在赌什么,她眼中野心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那是比学校更远、更高的地方。

一家家、一户户,都在演绎着截然不同、却又诡异相似的场景。

即使新的招生令发了出去,即使与男子一样的出行费用由当地官府负责,但是最后走出来的女子,却比男子少许多。

虽有人在前路照明,这条路依旧满是荆棘,让人走得艰难。走出来的人虽少,却拥有更坚韧、更迫切向上的灵魂。

***

学校拔地而起。

各地考生也陆陆续续来到京城。

顾璋既然说了要用考试的方式选拔,自然要做到公平公正,面试这种有人为主观因素的方式,就不可取了。

他做了一本小册子,又出了一张试卷。

在各地想要入学的人都到了之后,顾璋将人召集起来,当着所有人的面道:“入学名额将由考试结果分配,不会因为有无钱财、家中权势、年纪大小,男女性别改变。”

有科举在先,这种相对公平的方法,也没引起太多激动,只有姜柔等人,心中暗暗一喜,也许她们猜的真是对的。

顾璋指着身边的一箩筐小册子道:“识字的一人来领一本。另外还有一张大的宣纸贴在墙上,册子里的学问都写在上面,我会安排人从早到晚念,不识字的可以反复听。”

之后的考试,也会有人念题目,考试自己涂答题纸上的【1】【2】【3】【4】

五天时间,如果连自己的名字,还有几个数字也认不清楚的话,那也没有入学的必要了。

顾璋道:“只有五日时间学习,考试的所有内容,都在这本册子里,第一届会录取300人。”

只有五日!

原本还心中欢喜,对京城有些好奇的考生们,瞬间紧绷神经。

好消息是顾大人说,所有的考试内容,只会出自这本册子里,有范围的内容,总归是让人安心的。

“我们定会努力,不负顾大人所望。”

“我,我们江陵府的人也都会好好学的!”

总有热情开朗,长袖善舞的人的反应快,立马大声保证肯定积极努力学习,想给顾璋留下一个好印象。

顾璋点点头,勉励了几句,便离开了,让考生们抓紧时间学习。

他选择这样的方式,也是想选出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得快的人。

听说顾璋发放了考试内容,朝中不少官员都好奇地寻来看。

毕竟他们不太想得明白,为什么顾璋要通过“十万个为什么”来挑选弟子学生,分明很多颇有天赋,待官的举人和进士不是吗?

看完之后,更是懵逼了。

都是些什么,怎么和那些“为什么”一样,都奇奇怪怪的?

为什么要去琢磨,匀速前进的马车里,人受到了几个力?

“难道弄懂这个,能种出更多的粮食吗?”

顾璋随口道:“弄懂这个种不出粮食,但也许能做出好用的农具,就比如我曾经做的龙骨车。”龙骨车、自行车、金家铺子里许多的玩具,甚至当初在面对匈奴投石车的时候,找出破敌的关键点,可都离不开物理。

顾璋知道,顾璋不说。

“原来是这样。”

也有瞧不上的,怎么想都觉得是奇技淫巧,歪门邪道,劝说顾璋还是用正经的考题。

顾璋:“……”

用科举那套考题的话,读过书的识字的不识字的,那他还不如直接在待官的进士和举人里选。

顾璋任性地表示,我的学生我做主!

谁家收弟子学生,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收的?

众人:“……”

这能一样吗?你的喜好未免也太独特了!

顾璋能感觉到,到底是不一样了。

若他没有提女子入学这一遭,现在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着。

还有反应过来了的古板官员,心中对女子入学依旧别扭得紧,很是抗拒,见缝插针地在顾璋耳边念叨:“女子应当在家相夫教子,学这些做什么,她们能学会吗?”

顾璋呵呵一笑,撅回去道:“要不你也考着试试看,指不定成绩还不如那些女子呢?”

“你、你!”

“岂有此理!”

明盛帝都听说了顾璋这话,有些不敢置信地招来顾璋问:“是真的吗?还是瑶光随口戏言?”

他自认选拔的臣子都是顶尖人才,怎么会出这种事?

这不可能!

顾璋想了想道:“若您想知道,大可让文武百官都做了看看结果。”

他也说不好,按理说朝中大臣学习能力都很强,但是人本身就是很复杂的生物,有严重偏科的,也有擅长文不擅长理的。

而且有的时候,一张白纸,反而在学习全新的东西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好,因为不需要改变和对抗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