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盛世来4

连燕先竹这个当祖父的都惊到了。

虽然他收到消息的时候, 也觉得孙女婿有点慌,有点着急,也没料到会有今天这一遭!

“怎可如此儿戏?”

“无论是那可以一年割两次的水稻, 还是增盈粮仓,这些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顾大人切不可为了儿女私情因小失大啊!”

明明昨天还十分积极,甚至选了三个地方,还那么详细地描述了可能的美好未来,怎么才一天就变了?

急急急急急!

他们当官这么多年了, 就没见过第二个和顾瑶光这般随性的人!

怎么偏偏让这样绝顶聪明的脑子,配上了这么跳脱潇洒的性格?

都二十多岁的人了, 还跟个孩子一样,想一出是一出!

许多官员纷纷你一言, 我一语, 试图拿出毕生文采和口才,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顾璋放弃这个“撂挑子”的想法。

才开口说了一句的顾璋:“……”

早朝上经常吵得热火朝天,但多为钱、粮、灾、改革政策等大事。

为了他一句话, 吵成这样,他还真有点受宠若惊咧!

顾璋努力找到两个大臣衔接的空档时间, 插进去说:“诸君且听我说完,这是昨夜深思后的结果, 绝非儿女私情,又或者临时起意。”

这口锅可不能往小姑娘头上扣!

他似乎半点不受刚刚气氛的干扰,慢条斯理地说:“我原本也计划再择一地, 但往后想想,另外那么多都府又要如何?疆土辽阔, 人力渺小,若每一地都要我,一地即使只待一任三年,怕是做到致仕也做不完。”

沉默,沉默是今早的朝堂。

他们许多人从刚赤府粮食产量大增开始,就已经在畅想各地丰收,国强民富的场面了。

有了足够的粮食,就不会有饥荒。

地里的产量足够,几乎能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宁都府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可仔细想想,即使顾璋每次能都在一任中完成增产,那十年也才三地,三十年也九地!那时顾璋都五十岁了。

想到这里,许多人倒吸一口凉气,觉得时间未免也太快了。

若不是有大贤者,大毅力者,如何能坚持数年如一日的辛劳?

也不是没有先例,顾璋其师燕先梅就是如此一心为国,一心为民之人,就算顾璋真继承其师意志,万一也如燕阁老一样,身体出了岔子,早早致仕呢?

只要想想,就恨不得顾瑶光能长命百岁才好!

顾璋感慨:“时光倏然而逝,也不知道能活到何年何月,也许一场意外就见不到明日的太阳了。”

明盛帝和文武百官:?!!

心忽然一下紧绷了起来,怎么还有给自己乌鸦嘴的?谁出意外都行,你不能啊!

顾璋继续说:“也是夜里梦到昨日早朝情况,才忽而有感,我一人之力终究薄弱,不如开办学堂,将一身本事传授出去。”

然后就有人帮他干活了!

当甩手掌柜的感觉,没有谁比他更懂了!

这才是摸鱼的最高境界啊,只是提高效率,挪出时间休息或者玩乐,根本没有一争之力。

会摸鱼的人先享受世界!

好不容易来了个这么好的世界,好吃好喝好玩的东西这么多,总要都试试,才不枉这一遭。

顾璋想的很好,口才也好,一下就把许多官员说得心中微动。

他道:“一人之力总有穷时,而我宣朝地大物博,总能有许多善于此道的人才,若此学堂一开,便有千千万万个我行走世间,造福百姓。”

“若能一代代将学术研究精进下去,总会超越我们此时的成果,即使一代人不得其法,但不断传下去,终有一天,会涌现出无数天之骄子,让百姓粮食满仓,天下再无饿死之人。”

燕先竹情不自禁道:“如此甚好!”

相比昨日在顾璋描述下对那三个都府形成的美好愿景,一句“千千万万个顾璋行走世间?”显然更有吸引力,更让人下意识屏住呼吸,眼前宛若出现盛世。

“天下无饥,天下无饥啊!”户部尚书盛正业声音都有些颤抖,他甚至都不敢想,真有千千万万顾璋行走于世间,国库将会多么富有,他甚至都怀疑库房会不会堆不下!

但凡换一个人来说这番话,他们怕是一句也不会信。

只会嗤笑一声:“痴人说梦。”甚至怀疑这人脑子是不是不正常。

可这话从顾瑶光嘴里说出来,他们谁不会下意识去畅想一番?

打破常规的事情,顾瑶光做得太多了,即使顾瑶光说要上天,他们都可能要犹豫一下——不会是真的吧?

更别说这番美景盛世描述得如此切实,但学堂中有几个人能学到顾瑶光三四成本事,再有一小批学生能学到点皮毛,天下无饥的美景,如在目前!

他们学成一身本事,投身于社稷,不就是为此吗?怎么能不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