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简简单单,谋朝篡位(第2/2页)

三日后,大内传来消息,天子被谣言气的怒火上涌,中风不起,不久后,太子沈渔,啊不,太子李益在群臣的簇拥下,进入了皇宫,为陛下彻夜守护,随后,在杨后等人的见证下,天子虽然病重不能起身,但依旧下诏太子,传位太子(史书记载)。

随后,沈渔登基为皇,谢玉华为皇后。

大乾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八个月后。

天授元年的十月。

当今太子李玉登基之后……原本太子名为李益,但是他登基之后,把自己的字改名为玉,来纪念当年救了他一命的书生沈玉。

当年的太子,上台之后,励精图治,赢得了朝野的一致好评。

天子很守诺言,说什么,就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他能平衡上下的关系。

大乾实际上并不缺钱,也不缺粮,世家贵族的粮仓钱库里面堆积如山,沈渔上台之后,那些世家贵族,主动拿出了钱财、资源,来赢得天子的欢心,赢得民间的好感。

谁不想吃到天子画出的大饼,谁也不想成为那只被杀的鸡。

而民间,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一些忍无可忍的人,看到了希望,于是继续的等候下去。

市面上比以前繁荣了许多,许多人谈论着这两天的大事。

前天是收获之日,从昊天上帝那里得到的红薯,到了第二次丰收的时节了。

当日红薯被分成了五份,各家都细心同时按照播种手册上的方式进行了播种,每日都有人照料,过了四个月,大获丰收,亩产都在4000斤左右。

红薯收获之时,不仅仅是京城百姓,包括各州的使者、代表甚至域外的小国们,都在围观。

一个个壮实丰硕的红薯被从地里挖出来,然后称重。

亩产4000斤。

很好,非常好,当时围观的民众,都是高兴到了极点。虽然没有达到书中说的6000斤的产量,但是呢,这个有什么?

这种产量,在一亩地不过二三百斤产量的时候,还有什么不满足吗?

天子都说了,那是理想的状态下,才有的产量,大家第一次种植,能有这样的产量,真的是天大的喜事呀。

当时还有一则趣闻。

天子表示,大获丰收,实在是太让人高兴了,要不,拿出百斤红薯,大家尝一下味道如何?

天子笑盈盈的说道,然后被群臣连忙劝阻了。

上一个敢吃红薯的人,是如今的太上皇,有人造谣太上皇偷吃红薯,气得他中风倒地不起,就算是在病榻上,太上皇也是气息奄奄的表示,自己英明一辈子,绝对不会偷吃红薯。

太子痛哭流涕,勉为其难的接过了皇位,表示绝对会严查是谁放出谣言,说天子居然偷吃红薯,这是何等的丧心病狂!

嗯嗯,虽然大家看不懂,但是大为震撼。

那么现在,谁敢吃红薯?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呀!”

虽然太子各种帮忙辟谣,但是太上皇因为昏了头,烤了红薯成为了笑柄,之后更是重病不起,很多人都说,这是昊天上帝给的惩罚。

所以,第二次

今天,收获的红薯虽然多,但是大臣们却绝对不敢品尝,这是要留作种子的,谁吃一口,谁就是千古的罪人!

于是,那一天,除了天子特意取出来十个红薯,蒸熟之后切成薄片每人一片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尝过这种东西了。

第一次丰收,让大家喜出望外,然后,一半的红薯,被送到了南方,种植下去,而另一半则是继续在皇田中种植,又过了四个月,前天再次收获!

收获的结果,让市民们非常高兴,一样是亩产四千斤,而这时候,南方那边快马传信,那边因为天气炎热,红薯已经提前成熟,也是亩产四千斤左右!

这可就是大喜事呀,大家兴致勃勃的谈论着未来的美好日子。

很多人表示,宫里面说了,这一次收获的红薯多了,会给周边县分一批,等到明年播种一年,后年就可以全面推广了。

“为红薯贺!”

有人高兴的举起了酒杯。

“为俸银贺!”

对于官吏们来说,迎来了薪水的普调,还有足额的发放,就凭这一点,大家都非常拥戴天子。

而且,任何人都能感觉到,大乾正在朝着一条正确的路前进着。

“为天子贺!这一轮酒我来请!”

酒店的一角,一位俊俏的小哥说道。

“为天子贺!”

无数人大声的呼喊着,大家开始畅饮,是呀,有什么理由不为天子贺呢?

那位化了妆的人,叹了一口气,看着远处的皇宫。

她是杨晚晴,才从边塞回来。

这一口叹息,不是因为担心什么,而是突然间有一种要醒来的感觉,一种从美梦中醒来,不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