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入关(第2/2页)

“我明白了,感谢您的教导!”

“去吧。”余生安向外挥了挥手。

白瑞德学着克维尔礼节,抚胸致意,转身离开。这一刻,他心中再无半点自傲之意。

余生安看着白瑞德离开的背影,目光闪烁。

决定拍卖自行车生产线,自然是他工业启蒙的一环。

工业生产是个庞大工程。

越复杂商品,涉及的产业链越庞大,仅靠余生安一人之力不是说做不到,而是代价太高昂,也没有意义。

譬如说,某些零件,需求量并不大,为此专门设厂,明显不值。

因此还不如将这一块分润出去,需要的时候下订单即可。

将偌大工业链化整为零,既共享利益,有钱一起赚,令大家形成利益整体;

又能充分调动各个环节积极性、以及灵活性,借助众人力量,逐步点亮科技树,最终坐拥科技顶级成果。

岂不美哉?

而余生安只要掌控行业标准即可。

实际上,余生安不仅要点燃克维尔的工业之火,还要逐步点燃世界的工业之火。

这不仅是将他们沦陷为原料供应地和低端制造地;

更是要在意识形态上摧毁众神的传教根基!

因为商人资本和工人阶级,将是封建领主的掘墓人。

封建领主乃至诸神统治根基,乃是以土地为枢纽。即,领主提供保护,农民提供供奉。

当工厂出现,农夫自然而然就会摆脱对领主对神灵的人身依附关系。

可以说,谁掌控了工业和资本,谁就掌控了人心。

到时候,资本让你加班到连礼拜时间都没有,怎么给诸神提供源质?

另外,相当多的神灵是通过恐吓传教。

农业社会的看天吃饭,效率低下的生产力,也为这种恐吓式传教提供了生存土壤。

然而当生产力提高,未来收益可以预估,谁还会信教?

即便是寻求心安,不信现管的互联网之神,反而去信仰其他不相干的诸神,这是脑子有病吗?

说到底,还是生产力决定社会形态。

余生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将社会形态改造成最适合他互联网传播的肥沃土壤。

当然了,整这些还是有些虚头巴脑。

这些都是学者的总结之言。

对余生安来说,只要不入关,干什么都是错的,在这个有神灵的世界,蓝星那一套也不一定好使。

战争之神那种奇葩制度都能延续下来,更何况其他?

所以余生安在做两手准备。

最保险准备是:用机床生产机床,快速爆兵,一路A过去,入关就完事了,只要入关自有大儒跪拜!

“计划很庞大,路还是得一步一步走啊!”

余生安吐了一口气,调试了一下公会系统,确定无误之后,随即确定推送。